第七章山阳镇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

    土石铺成的村级公路也不怎么样,比起村里的土路也就强了几分,现在冬雪逐渐融化,路自然也带着些许的泥泞。连转了三条路,从早上走到了上午,走了三十多里地才走出去。

    “嘎吱”“噗”的声音时而响起,不是大木车打滑了,就是木头轮子和轴承磨出毛病了,上面的王归道等人被晃悠的大车弄的浑身酸疼。坐车的比那些在一旁跑步护卫的壮汉们还累,还好选拔中的各家都有家长陪同外加护送,山村里的娃娃即便受不得坐车的富贵折磨,也都还在家人的目光中变得更加的懂事起来。

    转过土坡和一旁的树林,一条三丈宽的大道出现在眼前,上面虽然也有些许泥泞、粪便什么的,却是极其的平坦,大车架一上了官道,那“吱呀”的摩擦噪音就小了很多,人坐在上面也再也不感到屁股被颠簸折磨的疼痛了、胃里因为晃动的难受都减轻了许多。

    上了官路就碰到邻村的队伍,后来又碰到了其他八九个村的人,都是由中年人负责。十辆大车,带着二三十个孩童,外加家长和借着机会赶集买卖货物的人,和中年人带来的护卫们,近百号人虽然有些混乱却又带着出门在外的警惕和秩序。

    王归道运转(炼气诀)很快就化解了晕车的恶心感觉,新奇的打量着路上的景色,车轮下的官道很是平整,是由很多石块拼成的,多年使用下来压、磨更加的紧凑。

    官道上走的几乎都是驴车,马车几乎很少,山驴、草马,都是一种类似地球上同名的动物,只是更加的高大、强壮,跟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美洲野牛一样,性情上经过不知道多少年训话比地球上的更加的听话。

    三条村路转了几个弯儿,而官道几乎不转弯儿,走了两个时辰既地球上四个小时终于在中阳(阳周天正中)前到了一处大的集镇。镇子自然在上百个山村的中央,在一座大的山岗之上,还有丈宽小河环绕流过,也是山脉外围的一小片山岗、土丘之间。

    王归道坐在驴车上,前面好大的一个镇子,嘈杂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一丈高的石墙围着,里面有很多房屋高高的,还有几个两层、三层的小楼,整个镇子给人以南北朝时坞堡的感觉。

    灰白色的石墙上还有很多黑紫色的颜色,王父低声告诉他:“这都是兽潮或者是历次战争留下的兽血和人血,镇子看着比村里安全,其实面临的危险也更大,以后要小心些,如果有机会就到更大的地方去,虽然那里同样更危险,也同样更安全,能学到更大的本领。”

    王归道讶然的点头,心中却是多了一份感动和惊讶:没想到这一世的父亲也不简单,哪怕不识多少字、没有多高的修为,仅仅这份见识就已经让他不同与一般浑浑噩噩活着的人了。

    排着队的人有不少,还有一些是跟王归道他们一样的,路边镇子的外围也有一些民居、农田、山岗。进镇子里面是要交一个铜币的,中年人自然不用,直接带着他们进了大门,过了石头堆砌的堡墙,眼前就是一亮。

    三丈宽的街道比起村里的那一条一丈宽的街道更加的宽敞不说,还都是青石铺就,十分的平整,一些地方因为甚至磨的如同镜面。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还有很多店铺,就从镇门到镇中心的镇长家,就有十家之多,这还只是半条街,而王家村里就只有一个杂货铺。

    挂着粮、米、油、衣等幌子的店铺生意兴隆,人进人出的,到了镇中心,才发现这是个十字大街。今天更是赶集的日子,很多人带着山里、地里的特产来此摆摊贩卖,王父等几个家长也是护卫孩子外带买卖东西来的。

    镇中心,一个大广场前,北门是个大广场,广场边缘有很多摆摊的小贩,里面则是很多身穿麻衣、皮甲的护卫站立两旁,最远处一处气势不凡的大宅耸立。

    赤色桐木大门敞开,能让两辆大车并行进入,院墙从王归道的位置连绵两条街看不到头儿。院墙后面还有两个木塔,上面各有手握长矛、背背弓箭的皮甲护卫,算上丈高的门楼,比村长家威风、富裕了十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