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龙潭客栈-第2/3页





    据同车的一位当地老乡讲,就单单龙潭镇所在的县城这边就生活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古、白等20多个民族。

    可见龙潭镇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的确是这样!

    下车后,我们就进了龙潭镇。

    我发现,这里的建筑还真是有特色,居然大多数的建筑都是那种木质结构的建筑,还有不少二层的木质小楼林立其中,颇具少数民族的风情。

    不过一方面是天已经晚了,我们已经在火车上折腾了一天多的时间,根本没心情欣赏风景。另一方面是,我们来这边也是有“任务”在身的,所以我们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而已。

    街道还算是亮堂,不少人家的门口都挂着大红色的灯笼。

    以前的灯笼里面放着的是蜡烛,但是现在的灯笼里面塞着的却是灯泡。这样做节省了体力,也能够装点自家的楼舍。

    走了一会儿功夫后,楼小曼就从身上摸出了一个红纸包递给了我。

    她开口道:“天一,我们就在这里开始找人吧,要是你溪兰姐真的来过这龙潭镇的话,那我们利用你的罗盘,就能够找到她的人。”

    我点了点头,伸手接过了那只红纸包。

    打开红纸包的时候,我发现里面是一张写有“生辰八字”的黄纸单,还又一缕乌黑色的头发。

    楼小曼解释说:“那缕头发是你溪兰姐的。”

    我点了点头,随即找了一处没人注意的地方,我就把赵溪兰的生辰八字还有那缕头发都放在罗盘上面烧掉了。

    灰烬冒出的白烟钻进了罗盘里面,很快,罗盘上面的指针就有了反应,开始转动。但是指针转动的频率却有些不稳。

    这说明赵溪兰可能不在一个地方。但是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不在一个地方呢?

    这样的结果让我很吃惊。

    王九阳走过来,看了看我的罗盘。

    我注意到,他的眉目也轻轻地皱了一下。

    少顷,王九阳从他的衣兜里面摸出了一只比我的罗盘还要小巧一些的罗盘。

    他对我说道:“你的那只罗盘太大了,可能不够灵敏。还是我来试试吧。”

    我点了点头,就把那些黑灰都倒在了那只小罗盘的上面。

    很快小罗盘的指针也转动了起来,但是小罗盘指针转动的频率与我的那只大罗盘的频率是一样的,也出现了不稳的情况。

    我摇了摇头,心说,不对。

    但是王九阳却很淡定地说道:“走,你们跟着我走!我已经知道那个赵溪兰可能在什么地方了。”

    我尽管心里面画魂儿,但我还是跟了上去。

    我们四个人跟在王九阳的身后,而前面的王九阳,他的目光则一直盯着那只小罗盘。现在时间还是大晚上的。

    这画面,在那些龙潭镇上的村民以及那些游客的眼中,显得有些怪异。他们不敢向我们这边靠近,就好像我们五个人是神经病一样。

    不靠近更好,省着我们费口舌去解释。

    我凑到王九阳的跟前,问道:“九阳师叔,你的那块小罗盘不也很不稳定嘛,怎么你还能够判断方位?”

    王九阳看了我一眼,说道:“这你都不懂嘛,我真怀疑我师兄是怎么教你那些手段的?!”

    我当时有些尴尬,笑道:“不怪我师父,是我学艺不精。”

    之后,王九阳就把那只小罗盘拿到了我跟前,给我看。

    他解释说:“天一,你瞧见没?这只小罗盘的中间还有一只小指针,那只小指针是最为灵敏的。外面的大指针确定不了的方位,它可以确定。”

    看到那只黑色的小指针,我心下恍然。

    随后在那只小罗盘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又在龙潭镇里面走了十多分钟。

    最终,小罗盘的指针的确了一个方位。

    那个方位在龙潭镇的镇中间,是一间客栈。

    搭眼瞧过去,客栈分为三层,前面还有门楼以及吊着两排红灯笼的地方。往里面走,有点像筒子楼的结构,但绝不是筒子楼,只不过说是每一层的过道都是连通着,形成了环廊。

    在客栈正中间的位置还有一个宽大的楼梯,那个楼梯通往二楼和三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