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外迁



  ,大唐奴牙郎

  看着护卫将鹰隼爬架抬到后院,周钧朝赫达日招了招手,示意坐下说话。

  二人坐在天井的石桌边,周钧朝赫达日问道:“骨力裴罗可汗的身体可好些了?”

  赫达日:“父亲来信说道,有了周二郎送去的仙药,可汗的身体好转了一些,在他人的搀扶下,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但还是不见痊愈的迹象。”

  周钧点点头,又说道:“我会想办法,再去求一些仙药。”

  赫达日听了,连忙称谢。

  周钧又朝赫达日问道:“你在大唐也住了不少日子,可习惯些了?”

  赫达日先是点头,又犹豫着摇摇头。

  周钧不解。

  赫达日:“大唐比起回纥,无论是食物、还是住所,都要好上许多,每日还能看见大戏,这可是宗家贵族们都不敢想过的日子。但我总觉得,这里的日子太过于安闲,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

  周钧理解对方的想法。

  人在安逸的环境中待久了,的确会有些不适应。

  于是,周钧朝赫达日说道:“下次倘若再去外地,某便带上你同去,也好领略一番大唐的风土人情。”

  赫达日听见,面露喜色,又称了一声谢。

  在灞川别苑中又住了几日,周钧一边忙着和屈三翁商讨灞川商业街的建造,一边又时不时去照看一番解琴和宋若娥。

  终于到了都官司告假的最后一日,周钧先去庞公小院,向东家告辞。

  入了书房,庞公正在和殷大荣下着棋,见周钧进门,便让后者去案台拿一封信。

  周钧依言照做,将信件拿了过来。

  庞公又出言让周钧看一遍信中内容。

  周钧打开信件看了。

  这封信由李林甫亲笔书写,信的前半段,说了韦坚、皇甫惟明被贬谪,李适之惶恐不安,面圣请罪,朝中形势一片大好,寿王上位指日可待。

  信的后半段,话锋一转,李林甫又写道,眼下太子还有一得力外援,便是身兼四方节度使的王忠嗣。想要扳倒此人,绝非易事。

  眼下虽动不得王忠嗣,但可从太子下手,动摇后者的地位。

  具体手段,周钧仔细看了,李林甫希望庞公引宫中内侍,以密会朝臣为由,隐晦警醒圣人,太子或有谋逆之心;又劝寿王以母妃之礼,拜见杨贵妃,意在向圣人展示心胸。

  信的末了,李林甫写道,周二郎在剿灭突厥中有大功,当得重任。当下吐蕃、吐谷浑侵入河西、陇右一带,林甫打算面圣,将周二郎安排在王忠嗣麾下,他日图用。

  李林甫的这封信,周钧通篇读下来,前面都还理解。

  唯独,信的末尾,周钧实在有些想不明白。

  他并非武将出身,也非藩镇辖官,李林甫为何要把自己安排在王忠嗣麾下,又说『他日图用』?

  将信放下,周钧看向庞公。

  庞公说道:“李林甫将你安排到王忠嗣的麾下,一来是因为你与朔方军已有交道,将你安插进去,不会引起北藩的反弹;二来是因为你自身也有才能,在王忠嗣手下或能当得重用。”

  周钧问道:“庞公,李相将我安排到王忠嗣麾下,又希望我具体做什么呢?”

  庞公思考片刻,说道:“王忠嗣,战功赫赫,兵强马壮,又与朝臣、宫中交好,倘若想要从外攻破,怕是困难重重。依李林甫平日里的做派,不外乎是让你监视打探,寻得把柄之后,再向圣人告发王忠嗣。”

  周钧听了,缓缓点头。

  但是,周钧的心中还有着疑虑,李林甫将他安排到王忠嗣麾下,真的仅仅只是为了监视和告发吗?

  在王忠嗣的身边,怕是安插了不少李林甫手下的细作,监视告发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周钧也能做到。

  庞公此时朝周钧问道:“二郎,你可愿意去河西、陇右?那里环境恶劣,又兵事凶险……倘若不愿,咱家便替你辞了这差事。”

  周钧思索片刻,权衡了事情的利弊,最终答道:“某愿意。”

  庞公点头说道:“既然愿意,二郎也别多虑,北藩能够获取战功的机会多,是一处升迁的好去处。你去了安心做事,倘若李林甫有教,只管与咱家说,无需顾虑寿王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