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伊斯巡游



  ,大唐奴牙郎

  回到侧堂,周钧见孔攸还坐在那里沉思,便出言让他去后厢休憩,明日再回灞川。

  话未说完,门外来了下仆说道,有一外蕃僧侣,正等在门房,想要见周钧一面。

  周钧听了外蕃僧侣四字,隐约猜到了来者的身份,便让孔攸稍等片刻,接着让下仆引那僧侣进来。

  待得那人入了堂门,周钧看过去,果然是经教修士伊斯。

  相比半月前,伊斯的一身教袍变得更加破落,面上菜色更甚,身体也瘦弱了不少,想是被赶出经教寺之后,吃尽了苦头。

  周钧原本以为伊斯过来拜访自己,是为了化缘,没料到后者开口说道:“周二郎,我过来是向您道别的。”

  周钧有些吃惊,问道:“你要离开长安?”

  伊斯点点头,刚想走过来,脚步虚浮,险些摔倒。

  周钧向孔攸做了个吃饭的手势,后者点点头,去了后厢,取了些蒸饼清水,又回到侧堂。

  看着伊斯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周钧唏嘘不已,只是一个劲的劝道慢些。

  好不容易混了个半饱,伊斯长吁了一口气,面露感激,对周钧不停称谢。

  周钧摆摆手,对伊斯问道:“怎会落魄至此?”

  伊斯用力抿着嘴唇,极力压制着情绪,开口说道:“经教寺长老罗含吸纳教徒,只愿接纳贵族和富商,却因为担心降低教中规格,所以拒绝平民的加入。”

  “我和教中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伴,反对这种歧视性的对待,所以先是向其抗议,接着便被赶出了经教寺,流落街头。”

  “在这之后,我们在长安之中,向平民宣讲教义,本以为壮大平民信徒,就能使得罗含回心转意,改变初衷。哪料到他买通了官府,禁止我们传教,使得我们这些人再也没了活路。”

  孔攸听到这里,对周钧说道:“自太宗起,经教入大唐,便一直受佛道二家联手抑制。”

  “武周朝时,佛道二家曾一起发难,上书朝廷,要求取缔经教。”

  “经教为求自保,重金购礼,遍交皇亲高官,又花了一大笔钱,助则天大圣皇帝修建天枢塔,这才使得经教夹缝求生,存了下来。”

  “自那之后,经教便远离平民教徒,坚持结交权贵,又从富商中敛取钱财。”

  周钧听了这些话,点点头。

  经教长老罗含,远离平民,只纳权贵和富商为信徒,这个决策眼下看起来,并不算错。

  但是,缺乏平民信徒基础的经教,在百年后的会昌灭佛运动中,因为遭受到了牵连,被连根拔起,在之后的历史上逐渐势微。

  所以,长远来看,经教只发展上流社会信徒,却轻视平民信徒的做法,是错误的。

  伊斯继续说道:“我之前曾经写信给河东、关内、河北、河南等地的经教分支,后来得了回信,才知道他们那里也是一般的情况。所以,我便想着出游,寻找有同样看法的教徒,大家联名上书教宗,令其改变罗含的做法。”

  周钧听到这里,心中有些惊讶,这伊斯虽然脾气执拗,但在经教之中人脉极广,无论教宗,还是分支,居然都与其有着相熟的关系。

  孔攸又去取了些食物,带给了伊斯,见后者开始大快朵颐,便不动神色的朝周钧使了个眼色。

  周钧跟着孔攸走到侧堂的另一边。

  孔攸压低声音,朝周钧问道:“此人名为伊斯,可是二郎当初在回纥救下的那人?”

  周钧点头。

  孔攸:“此人品性如何?”

  周钧回想了伊斯在历史上的作为,开口道:“有勇有谋,忠驱义感。”

  孔攸又问道:“伊斯此番巡游,遍寻教徒求变,二郎觉得,可有成功的可能?”

  周钧仔细考虑了一会儿,说了一个字:“难。”

  孔攸:“不错,经教上宗与长安经教相隔太远,教令难以传达,此为一;长安经教于武周朝险些被废,幸得钱财疏通,才得以留存,故而不尊平民,只图权贵,此为二。”

  “故而,伊斯这一番努力,到了最后,必不能如愿。”

  周钧听着孔攸话中有话,便直接开口说道:“伯泓倘若想说什么,直接说了便是。”

  孔攸:“可借此人之手,立信起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