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戏本寻角



  与柳小仙又交谈了几句,周钧婉拒了对方的相邀,出了宅院。

  走在这北曲之中,周钧听着耳边的男女欢声,穿过熙攘的人群,朝着平康坊的北门一路走去。

  才行到坊门,周钧正想去厩里取了乘马,突然听见身后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敢问郎君,可是周二郎?”

  周钧闻言转身看去,只见一位身穿襦裙的婢子,俏生生的看了过来。

  见对方点头,那婢子松了口气,手指向坊门角落的一辆马车说道:“我家娘子请您过去。”

  周钧心中疑惑,还是跟着那婢子走了过去。

  走到马车旁,车窗里探出一顶帷帽,一张藏在纬纱后的俏丽脸庞若隐若现。

  周钧见了,不确定的问道:“虞珺娘?”

  车里的女子轻笑着说道:“周二郎却是好眼力。”

  周钧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一身官袍,问道:“你是如何认出我的?”

  虞珺娘:“周家大郎与妾身说了那流外铨之事,妾身这厢要先向您道一声喜。”

  周钧摆摆手,示意无须多礼。

  面对兄长的单恋对象,周钧有心想和虞珺娘谈谈。

  没想到还未等周钧开口,虞珺娘先问道:“周二郎今日可有闲暇?”

  周钧点了点头。

  虞珺娘喜道:“那便好,妾身先去接尹公子,周二郎可去崇贤坊的庵园寻我们。”

  原来还是为了诗社的事情。

  说完这话,虞珺娘让马车出了坊门,先行离开了。

  左右想了想,周钧还是去厩里取了乘马,朝着崇贤坊的方向骑去。

  到了庵园的门口,周钧寄了乘马,又付了香油钱,进到院中,见那聂玄鸾正带着一群人,在那里一边对着台词,一边修改戏本。

  见周钧走来,聂玄鸾先是眼睛一亮,接着整了整衣裳,慢慢走到前者的身边,道了一声无量。

  周钧见她面色如常,想着这女子交际颇广,上次那件事情怕是也没放在心上,索性装成无事人的模样,还了一礼。

  聂玄鸾拉着周钧的衣袖,将他带到小亭之中,又取来了西厢记的戏本,出言让他多看看。

  周钧低头一瞧,只见那西厢记的戏本,共有三本。

  翻开一本,里面无论台词、串场、旁白、唱腔等等要素,一应俱全。

  周钧又细细读了几页。

  剧情上,与前世西厢记对比,有了些许变动,但主线剧情基本未变。

  文笔上,无论文字还是唱词,有着大唐独有的风韵,至于是否佳作,周钧缺乏这方面的评鉴经验,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正看着的时候,虞珺娘和尹玉也入了院中。

  尹玉见周钧正在看着戏本,走进小亭便说道:“找了你几次,可都是说忙,今日可亏了虞珺娘,堵着个恰好。”

  周钧抬起头,看了看尹玉,又看了看周围,问道:“诗社就你们?其他人呢?”

  尹玉没好气的说道:“今日又不是旬休,其他人都忙着。”

  周钧点点头,举起手中的西厢记说道:“戏本某瞧了,倒是不错,就这般吧。”

  见众人仍然在瞧着自己,周钧摸了摸脸,又问道:“怎么?还有事?”

  虞珺娘说道:“周二郎,戏本倒是成了,但这演戏的优伶,怕是个麻烦。”

  周钧奇道:“麻烦?”

  虞珺娘:“诗社雇了些优伶和舞伎,又从戏本中挑了几段,让她们演将个大致。”

  “哪晓得,那优伶演惯了参军戏,那舞伎连台词都说不全,愣是把那好好的戏本,演成了哄闹。”

  周钧听见这话,倒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唐朝的寻常戏曲,大致分为优戏和歌舞两种。

  前者是类似于相声小品一般的对话式表演,后者则是纯肢体表现的舞戏。

  类似于西厢记这样的舞台式戏曲,真正成熟的时间,大概是在宋元时期。

  唐朝这会儿,没有人见过戏曲,自然也就无人能演戏曲。

  周钧此时也犯了难,倘若要演好西厢记,对演员而言,不仅要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而且在唱腔、走位、眼神、身段、仪态上,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而这样的人才,又该上哪里去找呢?

  尹玉见周钧半晌无话,便想开口催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