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家话



 周钧想到这里,叹了口气。

 内侍是一群身体残缺、命无根固的人,他们将皇上嫔妃当做家人一般侍奉,老了之后,却如同弃物一般被处置。

 也难怪那太监之中,有人贪财,有人贪权,说到底这份职业的危险系数太高,的确没什么安全感可言。

 周钧在前世里,对太监也说不上是喜欢还是厌恶,但来了大唐之后,看见了一些不一样的事物,让他逐渐有了一些改观。

 胡乱想完这些,周钧又开始为接下来的事情,开始筹谋。

 那殷大荣要搬进别苑,听庞公的口气,前者似乎养了一个戏班,人数怕是不少。

 那么多人一下子涌进来,需要准备些什么,又要留心些什么,周钧事先需要盘算一番。

 就这样,他边想边走,到了外苑的拱口,恰巧看见屈三翁带着樊家夫妇也回了来。

 三人见了周钧,快步走来行了礼。

 周钧朝屈三翁问道:“如何?榨油坊的位置可是定了?”

 屈三翁:“定了,从这里向东三里路,过了那浅湖栈,就在灞河浣西的河岸。”

 周钧又问:“筑坊的木石可有备料?”

 屈三翁:“木料不难,左近可取,至于石料,小老儿打算用那火泥替了土石,这样要便捷许多。”

 周钧点头道:“可。”

 屈三翁又说道:“适才也和樊当家商量了,这榨油坊的修筑,可以分成两期。”

 周钧疑惑问道:“两期?”

 公孙大娘接过话说道:“二郎,这榨油坊有人力和水力之分,水力虽是便利,但架设水车需要定制管件,还要挖池引流,时日耗费颇多不说,开销也不小。”

 “妾身也与人合计了一番,不如先用人力,再用水力,这样一来,筑坊时间短,能够尽快的榨出第一批油料。”

 周钧点头说道:“这是个好法子,那要多长时间,榨油坊才能筑成?”

 屈三翁:“倘若是人力榨油坊,再用了火泥,只需一个月就能盖成。”

 周钧有些吃惊:“这么快?”

 公孙大娘:“榨油机巧,都是现成的,从浮萍舍随车带了来。”

 “炒料、碾粉、蒸粉,皆可在室外完成,暂时无需加盖别所,只有入榨、出榨这两道工序,需有坊间。”

 “灞川木料充足,火泥也是奇物,帮手又多,一月起一油坊,足够了。”

 听见榨油坊在一个月之内,就能建成并开始运作,周钧也是松了口气。

 灞川别苑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午膳晚膳两顿饭,菽油的耗用量简直惊人。

 周钧让屈家的二儿子屈朝义,带着钱去药店买菽油,每次出手,都是直接把药店的库存给搬空。

 菽油的药效为润肠,说通俗点就是泻药,寻常人家没事干也根本不会买这么多。

 所以,每次进了药店,屈朝义开口就是全都要,把那店内的掌柜和伙计都吓了一跳。

 不知情之下,店里见他一次买这么多菽油,还以为是要拿回去给人上刑。

 但倘若舍了药店,直接去长安城内的榨油坊去订购,菽油归于药材,又要登记,又要备册,也是麻烦。

 所以,灞川别苑如果真建好了榨油坊,那往后炒菜,绝对省了许多功夫。

 与屈三翁和樊家夫妇又聊了会儿榨油坊的事,周钧回了自己的厢房。

 他坐在书桌前,盘点了一遍手头的事情。

 屈家的奴契已经立了,樊家安置妥当,账目算册刚刚交了,榨油坊正在建设之中,殷大荣要过些日子才会搬入灞川。

 这么看来,倒是有一段空暇的时间。

 周钧想起周定海临行前的话,便打算收拾一下行李,今日先回长安家中,去陪陪父母,明日午时再赶回来。

 周钧将这个决定告诉了画月,后者听后问道:“我要和你一起回去吗?”

 想起周定海口中那『倚姣作媚,出言无状』的八字评价,周钧摇头道:“你还是留在灞川吧,人多也有个照应,再说明日我就回来了。”

 画月想想也是,便应了。

 收拾好行李之后,周钧先是来到中苑,在小院中找到玉萍,向她说了回家的打算。

 玉萍说庞公还在熟睡,但别苑中倒也没什么要务,倘若周钧只是回去一日,想也不会有什么岔子,便先回去吧。

 出了别苑的大门,周钧骑上马,看了看日头,一路朝着长安城快马加鞭,总算是在宵禁之前,赶回了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