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相邀



 次日清晨,周定海带着工匠们,回了长安。

 白日里的锯木声和修筑声,忽地没了,整个别苑归于沉寂,顿时冷清了不少。

 屈三翁带着樊家夫妇去了灞河西岸,查看榨油坊的选址;屈家的两个儿子,去了樊家小院,帮忙修缮院落,迁入家私。

 周钧则在自己的厢房中,带着画月,正忙着做那近期账目的清算。

 画月拿着笔,一边在反复验算周钧刚刚完成的账目表单,一边问道:“我还是不大明白,这个折旧和残值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周钧看了一眼说道:“这两个数字,和资产都有关联,你过去应该没有接触过,有疑惑倒也正常。”

 “就比如庞公新买的这辆大车,你别看它现在崭新,但每次去长安购买柴薪、食材和杂品,都要用它。”

 “用不了七八年,这大车怕是就要废弃。”

 “所以,在废弃前的这些年里,大车的价值是在逐年递减,均摊下来,这每年减少的金额,就是折旧。”

 画月哦了一声,点点头,又问道:“那这残值呢?”

 周钧:“你想啊,这大车就算是废弃了,那么剩下的木板、车毂,拆了当柴烧,也能值个些许铜钱,这就是残值。”

 画月将笔朝桌上一放,揉了揉额头:“寻常账目只要理会进出两项即可,你却还要盘清债额和资产,何必弄得如此麻烦?”

 周钧:“债和资,是考量收入用度是否匹配的重要数字。”

 “往小了说,一户人家倘若不知道家中之物,能折多少铜货,一旦遇到天灾**,那么就难以做到未雨绸缪。”

 “往大了说,一个国家倘若弄不清楚债务和资产,那么可能一场战争过后,就会民不聊生。”

 画月盯着周钧好半晌,突然问了一句:“你究竟是从哪里学了这些?”

 周钧被看的心慌,只是咳嗽了一声,含糊说道:“多翻翻书便是了,莫要耽搁了,早些盘完账目,就能早些事了。”

 又花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周钧和画月总算完成了灞川别苑的账目清算。

 拿起账目算册,周钧对画月说道:“我去一趟庞公那里。”

 说完,周钧出了门,朝着中苑走去。

 来到庞公所住的小院,周钧看见玉萍端着饮具,从房门里走出来,便问道:“庞公可在?”

 玉萍点头说道:“在书房,不过有客。”

 周钧一愣,又说道:“那我稍候再来好了。”

 说完,他刚想离开,却听见房内传出了庞公的声音:“二郎来了?且进来吧,咱家给你介绍一人。”

 周钧与玉萍对视了一眼,前者无奈,只得走了进去。

 走入书房,周钧瞧见庞公端坐在折床上,另一人却是停在窗边,正说着话。

 庞公看见周钧,招手说道:“二郎,咱家与你说,这一位乃是内常侍,正五品下,掌奚官局,名殷大荣,字保家,却是咱家的宫中旧识。”

 周钧听罢,走上前,向殷大荣唱了一喏。

 那殷大荣脸上白净,看年岁怕是比庞公稍小一些,虽是内侍,但生的白白胖胖,笑起来就如弥勒一般。

 殷大荣看着周钧笑着说道:“适才就听庞公说了,这别苑上下的大小事务,周二郎端是一把好手。还有那炒菜,也是奇了。咱家这顿午膳,可是要赖在这里不走了。”

 周钧连忙自谦了几句。

 他听着殷大荣的口气,心中料想,此人和庞公走的挺近,说是相识,更像是旧友。

 庞公朝殷大荣问道:“圣人刚准致仕的折子,你却是不打算留在长安了?”

 殷大荣摇头道:“不留了,在恩阳老家还有处宅子,长安的俗事处置妥当,就打算归乡去了。”

 庞公:“行内常侍,掌奚官局,圣人又对你器重有加,此时致仕,未免落承。”

 殷大荣苦笑着说道:“开元十二年,咱家便息了上进的心思,庞公应是知道的。”

 庞公:“因为七娘?”

 殷大荣:“是。”

 庞公轻轻叹了口气。

 殷大荣:“这许多年,在奚官局也见多了生死别离,心肠是没能硬起来,身体却先挺不住了。”

 庞公:“你待七娘如同家人,这么些年了,却也是受苦。”

 殷大荣拱手道:“庞公知我。”

 二人沉默了许久。

 庞公又朝殷大荣问道:“你此行回恩阳,家人可有相待?”

 殷大荣:“家中大人亡故,兄郎因兵祸而丧,姊娘七八年前也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