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樊公孙氏



 去往灞川的官道上,樊饶远驾着大车,他的妻子公孙大娘则坐在车厢中,掀开布帷,和旁人正说着话。

 她谈及刚刚的打斗,笑着说道:“不过就是一群市井泼皮,何谈神勇?”

 坐在马上,画月兴奋的对公孙大娘说道:“在我的故乡里,即便是力气最大的男子,都不可能举起那一尊石狮。”

 周钧也问道:“大娘这一身好武艺,不知师从何处?”

 公孙大娘:“妾身娘家是开武馆的,自幼耳濡目染,学了些拳脚,不过都是些寻常把式。”

 周钧听着一阵感叹,这也算是天赋异禀的一种吧。

 大车驶下官道,上了前往灞川的小路。

 车厢内除了公孙大娘和她年纪最小的三个儿子以外,春娘、柔杏和屈家婴孩也在车上。

 另一辆大车上,屈家父子三人和公孙大娘家另两个儿子,一起去了西市匠作街,去寻那煤灰去了。

 一路上,尽听见车厢里俱是女子的谈笑声,倒也是其乐融融。

 大车驶至灞川别苑的门口,公孙大娘和樊饶远放眼望去,都被这阁楼大院给吓了一跳。

 和面露惧色的丈夫不同,公孙大娘定了定神,翻身跳下大车,先走到周钧身边,开口说道:“主家那里,要劳烦小郎君通报了。”

 周钧将马缰交给了画月,走在前面,领着公孙大娘进了别苑。

 那在外苑前庭里休憩的老部曲仇邕,发现周钧走进来,本是笑着迎了过来,但看见公孙大娘的刹那,却立马收了笑容,身体绷紧起来。

 仇邕走到公孙大娘的面前,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高半头的壮妇,眯着眼睛问道:“练家子?”

 公孙大娘行礼说道:“妾身学过几年拳脚。”

 仇邕点点头,又朝周钧说道:“二郎怕是找来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说完,仇邕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周钧转身看了眼公孙大娘,狐疑的想道,难不成这就是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感应?

 带着公孙大娘进了中苑,周钧发现庞公不在阁亭中练琴,二人又向着厢房走去。

 玉萍在院子里,坐在月牙凳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缝补着衣裳。

 忽然地上一暗,玉萍还以为天阴了。

 抬头看去,玉萍却瞧见一位身姿雄壮、肌肉贲张的妇人,站在自己前面,遮住了阳光。

 玉萍一惊,手中的针线也滚落到了地上。

 周钧见状,连忙说道:“莫慌莫慌,这位是我寻得的油坊户,樊家的家主,樊公孙氏。”

 玉萍慢慢站起身来,看着公孙大娘,惊疑不定的朝周钧问道:“二郎,这位是油坊户的家主?”

 公孙大娘朝着玉萍行礼道:“姊姊。”

 周钧朝玉萍问道:“庞公可在屋内?”

 玉萍还在看公孙大娘,脸上的惊诧仍未退去:“在,在的,我,我先去通报一声。”

 看着玉萍走入屋中,周钧和公孙大娘在门外稍候了片刻。

 很快,玉萍走了出来,对二人说道:“随我进来吧。”

 庞公正在书房中看书,第一眼瞧见公孙大娘,脸上惊讶的表情,几乎和玉萍如出一辙。

 但他的脸色,很快就恢复如常。

 周钧唱了个喏:“庞公,这是某寻来的油坊户家主,樊公孙氏。”

 公孙大娘双膝落地,拱手成环,低下头向着庞公一拜,说道:“樊公孙氏见过庞公。”

 庞公看着这跪拜在地上的公孙大娘,又看了看侍在一旁的周钧,满肚子疑问,却又不知道该先问哪一个。

 过了好一会儿,庞公才问道:“樊家男儿可在?”

 公孙大娘明白庞公想问什么,便回道:“良人仍在,但他口舌笨拙,胆子又小,故而外洽都由妾身来代劳。”

 庞公听了这话,觉得这樊家倒也有趣,又问道:“樊家是油坊户?”

 公孙大娘说道:“樊家祖上三代皆以榨油为生,泾阳樊油清澈少杂,出料又高,每每出油,长安洛阳都有客来。”

 庞公:“既然如此,那樊家怎么离了泾阳,来了长安?”

 公孙大娘:“秉庞公,想当年……”

 公孙大娘将那当年发生之事,一一道来,说的那叫一个险象环生,跌宕起伏。

 周钧在一旁听了,心中寻思,这公孙大娘即便不干那榨油的营生,就是去酒肆里说书,恐怕也有不错的收成。

 那庞公和玉萍,听得仔细,每听到惊险关键之处,不自觉还发出几声惊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