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贵妃入文馆



  第二日,早朝结束,周钧在范吉年的陪同下,去往皇城内宣文馆的新院。  宣文馆原本在梨园中的旧宅已经被废止,改在皇城靠近应廓的场地中,新建了一座馆所,面积是原来的三倍大,其中工作的人员,更是多出了百人不止。  御辇行至宣文馆的大门前,馆中一众内侍、婢女、书吏等等,齐齐来到门口,跪拜在地。  周钧下了马车,向周围看了一眼,朝身旁的范吉年问道:“皇后她们人呢?”  范吉年躬身答道:“回禀陛下,皇后已经在内苑里等着了。”  周钧点点头,穿过长廊,一路向着宣文馆的内苑走去。  宣文馆的内苑,与朝廷其它省部多有不同。  能够入内的人员,全部都是女性,譬如乐伎、宫婢、女官等等。  这是解琴身为副监时,立下的规矩,如今一直未改。  一路来到内苑的文库,有女官推开房门,周钧一眼就看见了立在堂中的尹玉和杨玉环。  内苑文库是存放书籍的地方,其中不乏孤本绝学,每一处书柜都是特殊定制打造,内部含有机关。  想要取书或是放书,在书架下方有钢琴键盘类似的机巧,上面有标有书籍的分类和名册。  只要按动机巧,再转动曲柄,就会有滑索滚动,好似竹篮过河一般,将指定的文册从上方吊起,再送入来者的手郑  尹玉和杨玉环都是第一次见到宣文馆的机巧,升起一阵感叹。  周钧来到二人身后,轻咳了一声。  尹玉和杨玉环闻声转头,看见周钧,连忙道了万福。  周钧摆摆手,示意二人跟上自己,口中又道:“随我去文印院,边看边。”  带着二女来到印刷文册和报纸的别院,先是一间栒房,周钧指着房中两个巨大犹如磨盘一般的活字轮盘,开口道:“这便是印刷使用的活字盘,印制文册前,先把所要使用的活字,挑选出来。”  换了一个房间,周钧又指着房中的压模案台道:“挑选出来的活字,会在这里进行排列落版,印刷品的初校也是在这里完成。”  来到第三个房间,巨大的机器运载着活字印版,正在将一张张白纸印成文报,这一幕将尹玉和杨玉环看的目瞪口呆。  周钧:“这里便是文印厅,书册和报刊的成品,便是在此处出炉。”  杨玉环在一旁看的兴致正高,不顾油墨未干,拿起一张新印成的《大唐文报》,看了一遍,之后向周钧问道:“适才的文库,还有现在的活字印刷,我听闻都是陛下的发明?”  周钧:“我只是给出了一个设计,图纸的完善还有机巧的制造,另有他人。”  杨玉环叹道:“陛下不仅文韬武略,就连杂学也是精通。”  周钧:“山外有山,此言过誉了。”  参观完文印院,周钧带着二女来到后监院。  范吉年知道陛下有要事商谈,早早的备好了案台纸墨等物。  周钧入了正座,尹玉和杨玉环一起陪在侧席。  周钧向杨玉环问道:“娘娘适才看了文库和印房,这两个地方,乃是宣文馆中的关要,馆中大部分的事务,都是围绕这两处进校”  杨玉环:“我之前听陛下,今日宣文馆大修,不知所谓的大修究竟是何意?”  周钧拍了拍手,范吉年应了一声,随即指挥一群宫婢,抬来一堆堪比山一般的书册和文稿。  看着这堆文册放在了屋中的案台上,尹玉和杨玉环都是一脸吃惊。  周钧:“文人学士撰写书册,想要录入大唐文库;道士僧侣写下经书,想要传播妙法;水文地理等等部司,每过半年会上报采风;除此之外,大唐文报会开始收集稿件,再筛选修改,以便最终定版。这四件事,每半年会凑在一起,同时一起处理,这一又被称之为宣文馆大修。”  杨玉环看着案台上,那一摞比人还高的文册,发呆了一会儿,不自觉问道:“这些都是要审的?”  周钧:“书册、文稿自有书吏和女官去审,馆监和副监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确定大唐文报的选稿,并修改形成定版,以便印刷;二、最终把关,审查文库收录的书册,确保其中不会出现任何不利于大唐的言论和观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