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执念



  李隆基去世之后,凉城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  家家户户门前竖起白幡,宫所之中更是白丧连绵。  皇帝驾崩,承氲殿中,先是进行了初终仪式。  在这之后,宗府在大殿后方新建成的停柩殿内置灵座、治棺椁,李隆基的尸体移柩于此,开始停灵。  李隆基的遗诏之中,将周钧收为义子。  周钧在宗室皇谱之中,也得赐李姓,被写作了李钧,成了大唐的第八位皇帝。  只不过,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更加在意的是周钧何时能够登基继位,对于更名一事,反而鲜有人在意。  按照诏书中的敕令,李隆基停灵于新殿之时,周钧身为继位人,要为其守灵三日。  天寒地冻,再加上灵堂空旷,万春公主以及不少皇室成员提出,想要陪同周钧一起守灵。  只不过,这一请求,被高力士拒绝了。  高力士的理由也很简单,先皇去世时,指名点姓由继位人来守灵,其他人不可行僭越之举。  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周钧,安慰了妻子,又直言得先皇之恩,才能继承皇位,遵照遗诏也是应当的。  就这样,周钧一人住进了停柩殿。  每日,除了三餐送饭,再无他人可以接近灵堂。  守灵三日,很快便过去了两日,一切都是相安无事。  停柩殿外,王翃和骆安源二人,分别领着亲卫和府卫,将整个大殿围了起来。  骆安源朝手中哈了口气,又跺了跺脚,对王翃说道:“过了今晚,只要再熬到日出,便是守灵结束。”  王翃扶着腰间的佩剑,任由雪花落在肩上,看向殿门内说道:“按照仪制,先皇去世,新皇最少也应守孝七日,之后才能登基称帝。换言之,丞相过完今晚,还有四日,才能称帝。”  骆安源:“不错,宗府便是这样说的,再过四天,丞相就能坐上皇位了。”  王翃皱眉说道:“希望这四天里,别横出什么事端。”  骆安源不在意的说道:“凉城内外,都是丞相的麾下……再说这停柩殿,来来往往的人也都是清查有数,哪里来的什么事端?”  王翃闻言,向停柩殿看了一眼,整个大殿南北三千尺,耗费上千工匠,用时五个月方才完成,瞧上去甚是气派,但王翃的心里,总是没来由的有些心乱。  与此同时,停柩殿中。  周钧盘腿坐在席团上,一手拿着书册,另一只手紧了紧身上的袍子,看了一会儿书,将视线落在了内堂的灵柩之上。  停柩殿的建筑结构,取了道家的五行八卦之相,东南西北四个门堂,侧向的四处偏堂。内堂位于当中,是为整个大殿的正中心,阴阳双向又有天地二门。  周钧清楚李隆基喜好道家,故而将死后临时摆放灵柩的大殿,也设计成了这般模样。  看了眼蜡烛,周钧晃动了一下略显酸麻的脖子,想着明日就能离开灵堂,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  守灵至后半夜,周钧实在支撑不住,找来厚褥,打算在内堂的墙角处,找个避风的地方,小憩片刻。  数日未眠,再加上身体疲累,周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迷迷糊糊之间,周钧隐约听到有声音响起。  强撑着睁开眼睛,周钧朝天花板看去,震惊的发现,不知何时,内堂上方缓缓落下无数根铁棍箍成的挡板,将整个内堂围成了一个犹如牢笼一般的监狱。  周钧大吃一惊,连忙站起身来,走向内堂的出口。  出口处被铁栏挡住,再也无法通行。  周钧又用手晃了晃铁栏杆,后者纹丝不动,牢固之极。  紧接着,原本摆放李隆基尸首的灵柩基座,突然发出一阵嘎达作响。  一团明火从基座升起,刹那间点燃了内堂的中央,将整座棺柩化为一片火海。  看到这里,周钧心中发冷,终于明白了李隆基的用意。  从头到尾,李隆基就从未想过要将皇位让给周钧。  老皇帝去世之后,新皇帝想要登基,必须要渡过至少七天的守孝期。  李隆基生前就打算,在这七天里,先是以身死为诱饵,使得周钧麻痹大意,再用守灵作为理由,将后者诱入灵堂,最后发动机关,拼得尸首不保,也要和周钧一起同归于尽。  只要周钧在登基之前死了,那么就算不得大唐的皇帝,李隆基就可以留下一份密诏,作为后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