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整理局势



    李亨在襄阳称帝时,周钧也护着御驾抵达了朔方。

    杨玉环和一众皇子公主,在军卒的护卫下,向西去了凉州;而李隆基则在周钧的陪同下,向东去了灵武。

    陛下来了朔方。

    这消息一经传出,河西、朔方都是一片欢腾。

    河西军、朔方军、安西军、北庭军四只军队的军使,快马赶至灵武,一起拜见皇帝。

    灵武府所,偌大的正殿之中,聚齐了大唐四大军镇的将领。

    众人看向御座上的李隆基,一起稽首跪拜,口中又高呼万岁。

    李隆基看着大殿中的这些将领,个个都是英武不凡,原本在逃难时被浇灭的雄心壮志,逐渐也找回了一些。

    他站起身,先是令众将平身,接着说道:“贼军一时之幸,暂得东西二都,朕深知局势不可挽回,忍辱负重,来了灵武。有了在座诸位的帮助,光复唐室、驱除贼军,指日可待!”

    听见这话,站在李隆基身旁的周钧,心中不禁腹诽,明明是丢下朝中文武和城中百姓,去往蜀中逃难,结果不得已来了灵武,却说成了忍辱负重。

    周钧心中这般想,但是殿中将领,山呼万岁,不绝于耳。

    李隆基见士气可用,满心宽慰,笑着说道:“众爱卿的报国之意,朕看在眼里,感念在心。今后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皆为大唐的栋梁!”

    待众人应下,李隆基笑着指向身旁的周钧说道:“周二郎是朕的女婿,虽为皇亲,但立下的功勋,大家有目共睹。早些年,他讨过突厥,之后又筹建大碛商路,接下来击吐蕃、败大食,纵横沙场多年,从未有过败绩,可谓是难得一见的帅才。朕之前封了他辅国大将军,今日再授他天下兵马元帅一职,统管天下兵马,讨击贼军。”

    这次朝会之前,诸军将领早就听闻了风声,所以对周钧领天下兵马元帅一职,倒也没有什么过度的惊讶。

    不过,众人心中,不约而同都有着感慨。

    周钧,当下不过二十九岁。

    一个奴牙出身、年岁还不足三十的小郎,居然能成为大唐的天下兵马元帅,这种事情就算戏文都不敢这般写,偏偏倒是真实的发生了。

    周钧向前迈出脚步,返身朝李隆基跪下,口中谢恩。

    李隆基笑着为其授印,又让内侍当众念了圣旨。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隆基先是勉励了一番,接着借身体疲乏的说辞,离开了大殿。

    殿中众将跪送皇帝离开。

    周钧站起身,看向众人。

    将领们本以为这位新上任的大帅,要说些训教一类的言语,不料周钧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将舆图摆上来。”

    待下人将舆图放置在大殿的中央,周钧招呼众将聚过来,又就当下的战局进行商讨。

    起初,众将对周钧这种不搞官僚、只谈实务的作风,有些不适应。

    但是,过了一会儿,慢慢也就习惯了。

    代表安西军和北庭军出席的将领,乃是李光弼和段秀实。

    李光弼先向周钧说道:“大帅,安西北庭二军已经整编完成,随时可以出发。”

    周钧看向李光弼,微不可觉的点了点头。

    李光弼见状,心领神会,补充道:“末将驻守营地时,见关中大批流民为了躲避战乱,涌入河西一带,造成当地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恐怕会影响到粮草筹措和当地治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