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河北二将



    经此一役,冀州原广平、巨鹿、安平、渤海四郡俱归于赵迁统治之下。

    赵迁班师回朝,奏明天子,封赏众位有功将士,然后安排官吏到州郡地方,实施监管。

    袁绍自回邺城养病,留下大将张颌、高览守备赵迁;三儿袁尚防御曹操;长子袁谭坐镇青州,以防幽州兵犯。

    这一仗打完,袁绍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仅损兵折将,甥死子丧,而且丢失大片地盘,形势很不利。

    光是赵迁,便能够从并州、河内、幽州,对袁绍进行三面夹击,再加上已经与其交恶的兖州曹操,袁绍简直是四面环敌,处境是危若累卵。

    不过,赵迁倒是没有乘胜追击,不是他想放过袁绍,只是因为袁绍在冀州根深蒂固,想要将其连根拔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此,荀攸不太理解,他是主战的;不过,郭嘉倒是同意赵迁不再进兵。

    众位战将当然是主战的,为此赵迁将问题抛给了郭嘉,让他去解释。

    郭嘉也不推诿,便将自己考虑的说了出来。

    以郭嘉的思量,袁绍此役伤心动身,落下病根,这一病恐怕是好不了的。

    只要袁绍病倒了,那么他的两个好儿子,肯定不会安分。

    袁绍曾经被天子册封为太尉,又是冀州和青州实际的拥有者,袁谭和袁尚可都想要继承这份大大的权势。

    按照礼制,立长不立幼,袁谭本是合法继承人,奈何袁绍迟迟不肯立嗣,一些人便有了其他的想法。

    袁绍的三儿子袁尚,相貌魁伟,颇得袁绍喜爱,常年带在身边,却把长子袁谭派到青州,远离了冀州的权利中心。

    这便让手下的人有了想法,那些亲近袁尚的,自然是想让袁绍将权势留给袁尚,而支持袁谭的人则是极力反对。

    审配和逢纪极力主张立袁尚为嗣,而郭图则据理力争,袁绍犹豫不决,也就将此事耽误下来。

    不觉时间恍惚,来至次年春暖之后,甄宓为赵迁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昱。

    赵迁大喜,大宴百官,天子刘辩亦送来贺喜。

    等喜事一过,赵迁又聚集众文武,商讨讨伐袁绍之事,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氏一天不灭,赵迁一天心不安。

    并州、幽州、冀州、青州,比比相邻,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

    与此同时,袁绍去岁所患之疾稍有缓解,便兴起报仇雪恨之意,商议攻打并州。

    别驾审配听后,直谏道:“去岁之败,军心委顿;反观赵迁,添得一子,全军振奋,吾以为尚应深沟高垒,以养军民之力。”

    袁绍咬牙道:“赵贼添得一子,吾却失却一子,此仇此恨,一日难忘,不报此仇,寝食难安!”

    审配还要再劝之时,外面跑进一传讯士卒,慌报道:“启禀主公,赵迁再次起兵并州,杀奔冀州而来!”

    袁绍用力一拍身前几案,怒道:“若等赵贼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吾等拒敌,万事休矣,吾当自领大军出迎!”

    此话一出,回邺城奏报军情的袁尚便出班道:“父亲病体初愈,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袁绍听后大为受用,十分欢喜,连忙应许,然后派人去青州,让袁谭派兵增援。

    袁尚率兵来至黎阳大营之中,探查赵迁军队虚实,想要冲阵杀敌,立下一件大功,这样,在与长兄的争夺中,便会占据有利的条件。

    而且自从袁尚在阵前斩杀徐晃部将史涣之后,对自己的武艺十分的自负,尝尝耀武扬威。

    因此,待袁尚进驻黎阳之后,不及袁谭援兵到达,便引兵数万出战,与赵迁大军相迎,想要立下头功!

    只是袁尚出兵之后,赵迁便派手下大将太史慈出迎,两人枪戟相战,无有三个回合,袁尚便遮拦不住,败退而走。

    太史慈看着逃跑的袁尚,冷冷一笑,摘下挂在马颈之下的铁弓,弯弓搭箭,嗖地一声,一支利箭如流星般,朝着袁尚射去!

    而此时,袁尚尚且不知,如无意外,袁尚的结局便是中箭落马而亡。

    只是……

    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