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道死生契阔,言与子成说



翌日清晨,赵煜匆匆奔去东面厢房,见房门大敞,顾七身着官服,端坐在桌前吃茶。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神色也变得复杂:“宫里传过话来,让你同去早朝。”

“嗯。”顾七神色坦然,将盏中残余的清茶一饮而尽,抄起官帽戴在头上。

“裴大人!”赵煜站在门口,犹豫片刻后,将她拦了下来。

他张张口,倏地丧了气,皱着眉重重哀叹一声后,闷着头不再说话。

一直以来,都是旁人求自己帮忙,如今自己却求到一个小辈儿的头上。先前绣娘案,已放下身段请教过一次,如今......实难开口!

怎好叫这堪堪奋进的儿郎,为儿女私事惹圣心不快?纵自己开了口,只怕裴启桓也会委婉拒绝。

早知如此,倒不如依了子英,她若来求情,即便受了挫,也不至伤了自己的脸面。

“赵将军?”顾七微微偏头,“可有事?”

赵煜抬起头来,眉宇间隐隐藏着哀怨:“没事,咱们走吧。”

大殿之上,元承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言说着唐李两家的婚事,更命太常寺择选了三个黄道吉日,送到刑部尚书李佑手中。

朝臣纷纷贺喜,无一不看出李佑脸上的勉强,却无一敢流露同情。同他一起惆怅的,也不过都统赵煜一人。

顾七手持笏板,抬眼看向龙椅上的皇帝。只见他端直身姿,如炬目光正盯着自己。

她快速垂头,嘲讽一笑。

原来今儿这一出戏,是演给自己看的。想想也对,赐婚的圣旨都下了,朝臣又岂有不知情的?不过是提醒自己,莫要插手罢了。

她抿了抿嘴,安静站在队伍中。只在最后元承熙点名时,简单呈禀了荼州治水的相关事宜,同时将唐家庄地被毁、元哲受伤一并汇报,小皇帝也不过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便扬手退朝。

散朝后,顾七并未回都统府,而是拐弯去了李佑府上。

先前一起审理绣娘案,裴启桓作为主审,才能手腕兼具,让李佑甚是欣赏,常常说着后生可畏。得知裴侍郎拜府,更是亲去门口迎接,引到正厅上座,奉上热帕新茶。

顾七笑意盎然,才入正厅便拜了起来:“下官来得唐突,只能备些薄礼,望大人勿怪。”

“裴大人哪里话,早朝刚散,你......”李佑转过头,笑容顿时僵住。

只见家中小厮和丫鬟,从门口马车上陆陆续续抬进大箱小箱。他慌忙起身,到院中一看,见箱中放着名酒字画、珍玩珠宝,另有几个丫鬟搬运着车上的锦缎布匹......

李佑为官十几载,纵知官场复杂,也不曾让污泥沾染半分。这也是为什么,他久居通判一职,迟迟难以升官的原因。

清廉半生,最知无功不受禄的道理。

裴启桓初次登门,便备了如此厚礼,实不应该。

他站在原地,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让人将东西放到院中,自己转身入了厅。

“想来李大人误会了,”见这黑瘦的老头一脸严肃,顾七忙笑着凑上前去,从袖中掏出小小包裹,“下官说的薄礼,是这个。”

打开一看,是些散碎的茶叶。

“林湖雀舌,今年新下的。”她轻轻挥手,便有一股茶香扑鼻而来。

“确是好茶。”李佑捧着包裹,嗅了两下,转而皱起眉头来,“外面那些又是什么?”

她咧嘴一笑:“聘礼。”

“聘礼?”他疑惑地眨眨眼,随即沉沉叹了一声,“你小子,怎么才来!”

“啊?下官说的是......”

“你远在荼州,诸多事务缠身,一时半刻回不来也是正常,”不等顾七解释,他便自顾说了起来,言语间尽是嗔怪,“可你若对小女有心,合该寄信回来,届时我定会点头,两家亲事一定,便只等你回来迎娶。”

对于裴启桓,他是实打实的满意。

容貌品格俱佳,才能德行兼备,既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又是风度翩翩的才子。怎么看,都是难得的佳婿。

偏偏,被唐鹤捷足先登,亲到陛下跟前求娶。

圣旨一下,便不得挽回了......

“大人误会了。”顾七抿了抿嘴,扶李佑落座后,在身侧坐了下来,“这是哲王殿下,代赵德勋出的聘礼。他身上有伤,不宜奔波,便让我将东西带了过来。”

此时的李佑,还不知这话背后的深意,只在听到裴启桓的解释后,惋惜地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