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静夜起杀心,嫌隙生疏离



“殿下去哪?”

他顿住脚,撇过头去。

见顾七站在廊下,青灰缎袄裹着纤纤腰身,映得一张脸越发清秀。左手牵着的小孩儿,正歪着圆乎乎的脑袋,眨巴眨巴眼,糯糯喊了声:“义父。”

“去……”他干咳一声,竟觉得有些心虚,连说话的气势都弱了下来,“去镜水湖。”

“昨儿不是去过?”

他连忙改口:“去连山。”

“前天去的连山,”顾七句句拆台,不自觉打量起来,“殿下昨儿穿的也是这身。”

元哲不明所以,垂头扫了一眼。

湛蓝绡衫子,配着素白长靴,既不奢显,又不算失了身份。

他前后望了一眼,问道:“怎么了?”

顾七挑挑眉,勾唇一笑。

哲王殿下鲜少去现场,终究是经验匮乏些。

如今郢江一路,哪里不是污泥四溅、尘土飞扬?

似他这般干净回来,还能穿着昨天衣裳出门的,荼州找不出第二个。

既撒谎,便是有不可告知的秘密,问是问不出来的。

“没事。”她收回目光,“殿下出门吧。”

“你既风寒未愈,不宜出门,本王便替你多跑几趟,也不算耽误正事。”元哲抬起头来,见顾七宠溺地摸了摸孙平的头。他失神一笑,顺口说道:“且在家……”

“嗯?”

他猛咳两声,撇过头去,耳根却红了起来:“且进去歇着吧。”

“义父慢走。”孙平搭着手,鞠躬时,元哲早已走远。他恭敬行完礼,方重新拉起顾七的手,仰头道:“爹爹,孩儿饿了。”

她笑着弯下腰来,温柔应道:“平儿乖,去找瑜姐姐要点心吃。”

余下几天,元哲依旧早膳后出府,顾七不再追问,整日闷在房里教孙平读书习字。前院厢房里,也只有赵德勋觉得无聊,强拉着苏铠练武。

在这偌大的刺史府,倒实实在在过了几天平静祥和的日子。

只不过……

“大人。”

顾七坐在床边,轻拍着孙平的身子,见他昏昏入睡,方走到桌前倒了盏茶。

“拿到了?”

秋桑点点头。

“好秋桑,”她捏着盏,半眯的眼睛藏不住狡黠的光,“可要记得,徐太医的那碗,不要放。”

“奴婢明白。”

伴着清脆的马蹄声,府前出现了熟悉的身影。

落日余晖柔化了冷峻侧脸,墨色长衫发着灿灿金光。元哲站在门口,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抬眼前望,见顾七站在廊下,冲自己淡淡一笑。

天黑了下来,小厮依次挂起灯笼,丫鬟开始陆续传菜。

“殿下近日辛苦,眼睛都熬红了,”顾七接过粥碗,放到元哲跟前,“想必油腻的吃不下,臣特意让小厨房熬了些白粥。”

他“嗯”了一声,继续面无表情地吃着别的菜。

等了一会儿,见元哲攒眉凝目,迟迟没有喝粥的意思。

这让顾七犯了难。

难道他不喜欢?

恰好赵德勋喝了几口,连赞两声,让元哲回过神来。

方才想事情入了迷,这粥一口没喝,险些辜负她的心意。

端起粥碗,只觉这温热顺着手掌润到心头。他眉头舒展,可才喝了一口,便觉得不对劲!

“这粥……”元哲心生警惕,朝徐硕使了个眼色。

徐硕会意,端起碗闻了闻,又舀了一点放进嘴里,随即摇了摇头。

顾七笑问道:“怎么了殿下?”

他托着碗,端详好一阵,面带犹疑喃了一声:“这粥味道有些奇怪。”

“哦,臣在里面放了些安神散,”她抬手朝身侧一指,“今儿中午,秋桑从百药堂拿回来的。诶?不是还遇见了徐太医么?”

徐硕恍然大悟:“对,晌午的时候,秋桑去百药堂拿药,刚好臣在那边。”

“原来是这样……”元哲眨眨眼,疑虑仍存,“好端端放什么安神散?”

“这安神散,能清热解毒、安神去火,”顾七憨笑两声,忙夹了两样小菜放到眼前,“殿下连日辛劳,臣便想了这么个法子……”

“罢了。”他撤下防备,将粥喝得干干净净。

丑时,睡得最熟的时候。

顾七换上夜行衣,借月色翻墙而出,沿着高矮的屋脊飞来飞去,引起阵阵犬吠。

脚尖轻轻点地,落到一处不大的院子里。这附近,都是临时搭建的院落,用于安置祁水郡搬来的百姓。

也不知,周护会将东西藏在哪儿。若不在这,便只能寻个机会去周府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