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泄露



金陵是个好地方,汤若望之前来过这里,那时就觉得这个地方好。

 温润的江南如同宝石一样,到处都是风景秀丽的景色。

 虽说明末的金陵依旧有不少垃圾或者难民,可和当时的西方相比,实实在在的要繁华很多。

 哪怕是整個西方,也找不到比金陵还好的城市。

 如果不是为了传教,汤若望也不会跑到北边去了。

 事实上,在孙杰拿下金陵之前,这里之前也有很多教堂,在这里传教的传教士也很多。

 这些传教士,最后都被孙杰一窝端了。

 有学问且能被己所用的人,要么带到长安,要么送到各地官府,当个知识分子用。

 不能被己所用,那只有一条路。

 去阎王爷那里报道,和阎王一起唠唠嗑,说一说西方的死神和阎王的区别。

 手中有兵又有枪,孙杰自然不害怕这些人反抗。

 要是反抗的话,赏赐他们一刀。

 站在金陵的城门外,汤若望脸上满是感慨。

 一去数年,今天终于回来。

 之前在金陵渡过的时光,时至今日依旧历历在目。

 古老的城墙,还是之前的样子,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跟着姜养浩走进城门,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汤若望眼前。

 这是一个和长安迥然不同的世界,和当年到达金陵时,也有一些不同。

 “所有人,都排好队,随我一起去拜见陛下,等拜见完陛下之后,在对你们进行安排。”

 姜养浩看着走在身后的这些人,大喊道。

 新府,之前叫做巴达维亚。

 被周朝拿下之后,孙杰改的名字。

 后来,孙杰任命周朝为新府总督,总览新府大小事宜。

 至此,这里就成了帝国又一领土。

 以后,这里将会成为自古以来。

 事实上,早在唐宋之时,这里就有内地百姓出没。

 现代时,在这里出土的沉船数量可不少。

 那个旧港宣慰司,也被孙杰收复,恢复了明朝时的称呼。

 这两处地方,都有士兵驻守。

 孙杰总结了明朝时的教训,对新府以及旧港采取了严苛的种族计划。

 当地的土著,听话且顺服者,迁入改造区,学习汉语,以及相应礼节,学做大秦人。

 若是反抗,那就只能去大海中和鲨鱼作伴。

 他们那落后的文化,习俗,尽数被销毁。

 起初的那段时间中,新府以及旧港的那些土著还有不少反抗者,后来,这些反抗者被收割了一茬又一茬。

 如今,留下来的都是顺民。

 周朝也以新府和旧港为中心,向四周扩建,将所有适宜居住的地方,全部占领下来。

 在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杀戮和征伐。

 这是不了避免的事,从古到今,对外扩张,永远充斥着杀戮和血腥。

 如今的新府,是一个面积大,富庶且繁华的地方。

 这里生活着二十多万百姓,是一个超级大城。

 东南亚生产宝石、白银和香料等物,以这些东西作为驱动力,自然吸引了百姓过来。

 事实上,在这背后,还有孙杰作为推手。想要将一个地方彻底的占领下来,就必须保证这些地方上生活着大量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地方牢牢的占据。

 手中的人口多,事情也就多了。

 周朝最近脑门子很大,被一大档子烦心事搅合着。

 一地总督,还是孤悬海外,看上去是个不错的差事,可深究起来,却远不如内地官吏来的轻松。

 很多事情要他自己决定,稍有差池,往往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在总督府中待的烦闷,只好带着随从出来到处游玩转悠散散心。

 爪哇没有四季,地处赤道附近,一年四季都很炎热。

 走了没多久,周朝浑身上下出满了汗水。

 停在一座小山的半腰间,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风。

 这风带着海水的咸味,和长安的味道大相径庭。

 看向北方,想到了那个生养他的黄土地。

 那里的黄土,那里的小米,那里的一切,都是他最美好的回忆。

 人这辈子,大都是要回故乡的,以后要是干不动了,周朝就打算回去,买一个小宅子,养几头羊或者牛。

 “也不

 知道陛下什么时候对吕宋动手,都这么久了,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朝忽然又看向东北方向,脸色忧虑。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按理说,也应该对吕宋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