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进军,杀!



 暴风雨之前的夜晚总是宁静,大战将起的夜晚,也总是宁静。

 军营呈“品”字状,即便孙传庭从任何方向进攻,都能互为犄角,以优势兵力御敌。

 孙杰坐在营帐当中,静静的吃着早饭。

 昨天下午安营扎寨的时候,已经摸清楚了孙传庭的兵力数量。

 飞在天上的那些无人机可不是摆设,居高临下,自然将孙传庭的兵力数量看得一清二楚。

 根本不用怕他们人数众多,武器装备那么强悍,如何害怕?

 军营当中的那些士兵也开始生火造饭,不管是速度还是质量,都要比孙传庭快上很多。

 一口铁锅,里面煮着一些随身携带的粉条,再将牛肉块切碎,放进去一起煮。

 简简单单便是一顿丰盛且具有营养的早饭,完全可以供应一场战事的消耗。

 反观孙传庭的军营,倒是有些凄惨。

 军粮都是那些传统的军粮,晒干的熟小米饭粒,或者炒熟的杂粮面粉,配上一点点咸菜,便是一顿早饭。

 平时,除了孙传庭的那些精锐之外,其他的士兵只能吃稀的,而且还不会足量供应。

 也只是到战前,才能吃一顿干的。

 太阳的一半露出了地平线,孙杰开始集结兵马。

 营帐留在原地,三方兵马,呈“品”字形,往前推进。

 头顶的无人机越发密集,将整个战场一览无余。

 孙传庭手中的那些兵马也开始集结,毕竟是打了很多仗的老兵,速度自然也不慢。

 但他们的质量和孙杰相比,稍有不足。

 一个雁翅阵摆放在营地之前,前方两侧,全部都是那些壮兵以及乡勇。

 最精锐的那两千嫡系士兵,全都在中间部分。

 雁翅阵,就像一只展开翅膀的大雁一样,故名如此。

 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如果己方兵力优于敌方,可以将前锋兵马包围。

 在孙传庭看来,自己这一万士兵要远远多于孙杰手中的那些兵马。

 此时使出雁翅阵,倒也正常。

 太阳彻底跃出了地平线,天空堂堂明亮。

 孙杰的兵马稳扎稳进,“品”字形阵法,也逐渐变化。

 距离孙传庭军阵两里,停了下来。

 “弓弩手,出阵!”

 陈虎处于最前方,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数百名弓弩手站了出来,位于军阵两侧。

 刀盾兵位于弓弩手前方,持盾缓慢推进。

 盾牌通体由精钢打造,防御力惊人。

 不过,重量很大,全是军中体力出众之人。

 不止弓弩兵,军阵前方,以及两侧,全部被刀盾兵包裹。

 刀盾兵后面,是弓弩兵,或者长枪兵。

 长枪兵后面,是孙杰专门训练出来的掷弹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身上背着的土制炸弹和燃烧瓶扔出去。

 掷弹兵,尽是臂力最好之人。

 从天上往下看,军阵宛若一个三角形一样,最外围被密不透风的盾牌抵挡,看上去就像是黑色的钢铁墙壁一样。

 孙传庭派出去的夜不收将这个情况禀报了回来,对此,孙传庭不以为然。

 远处能看到孙杰的军阵,只是尚不清楚。

 “可笑可笑,既然你们如此不堪,那就让你们瞧瞧什么叫做厉害!”

 转身看向身旁传令兵,喝道:“传令军中火炮,等他们进入攻击范围之内,直接开火,击溃贼兵!”

 明朝,火器登上了历史舞台。

 明末,明军火炮种类繁多。

 孙传庭军中也有火炮,只是数量不多,只能起到锦上添花之用,无法做到定定乾坤之能。

 基本上都是一些弗朗机或者虎蹲炮之类的轻型火炮。城头上倒是有体积巨大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但那玩意太重,只能架在城上。

 铸造火炮不是容易事,加上崇祯又没给孙传庭太大的支持,他也没那个能力铸造火炮。

 这些火炮还是孙传庭从各处搜刮来的,满打满算,也就堪堪二十门。

 质量不过关,不能一直射击,每打一发,就要停下来歇一段时间防止炸膛。

 但在孙传庭看来,这些火炮,数量够用了。

 在他眼里,孙杰也就比李自成他们强上一丁点,何须全力以赴?

 如今,火炮数量最多地方,还是在辽东那边。

 松锦防线上布置了数百门火炮,用来对付建奴。

 和流贼相比,建奴才是心腹大患。

 “一些步卒而已,本官你如何打仗?一个嫩娃娃,真以为本官怕了你?今天就教教你,仗是怎么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