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李自成



 天还大亮,孙杰出现在帐篷中。

 帐篷周边没有什么人,陈虎他们早就带着挑选出来的壮丁出去训练了。

 帐篷外面有一个土坑,是根据之前挖的那个地窝子扩建而来的,存放一些武器装备。

 将带来的那些土制炸弹和燃烧瓶,小心翼翼的堆放在里面,再盖上用来防潮塑料篷布。

 走出帐篷不远,朝着远处看去。

 赵大顶和梁五带着那些壮丁,在不远处练着把式。

 这些壮丁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练得时候歪歪斜斜,站立不稳。

 赵大顶和梁五没有陈虎严厉,但也没有多么慈善。

 练兵,多一分严厉,就多一分保障。

 现在多吃一点鞭子,以后上了战场,就少流点血。

 更远处,是控制着手扶旋耕机的那几个壮丁,他们正在地里卖力的耕耘。

 有些时候,干某些事情是会上瘾的。

 孙杰刚刚考到驾照那会,手痒得厉害,恨不得天天开车。

 眼前的这些壮丁也是一样,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心理,反正他们乐在其中。

 每天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累。

 其实,操控手扶旋耕机,要比之前用铁锹挖省力的多。

 这些人都是庄稼汉,耐力出众。

 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时间还很早。

 孙杰闲着也是没事,打算去陈虎那里看看。

 距离也不算太远,差不多二十分钟,就能看到。

 陈虎训练的那些壮丁,可要比赵大顶他们苦的多。

 每个人背着一布包土块,在一座不高的土垣上爬上爬下。

 土垣下面摆着几个歪七扭八的“木马”,这些“木马”很特别,四根木头支撑,上面横着一根粗壮的木头。

 四根支柱没有钉死,风一吹,不停摇晃。

 孙杰有些好奇,走到了这几个木马旁。

 陈虎正站在土垣上监督这些壮丁,见孙杰过来,丢下一句接着操练的话,急忙跳下土垣。

 “大人!”

 来到孙杰面前,拱了拱手。

 孙杰看着眼前这几个木马,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用来干什么?”

 说实话,这几个木马和后世的木马差距很大,简陋的不能再简陋。

 要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还真的认不出来。

 陈虎道:“大人,这是木马,是用来操练骑兵的。这木马支撑的四根柱子是松的,插在地上的土坑中,人坐上去后,摇晃不稳,再让旁人摇晃四根柱子,让木马更不稳。

 要是兵丁在上面能够稳住身子,以后上马就能轻松很多。这是以前军中战马稀少,夜不收用来操练骑兵的土法子。”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这句话放之天下皆准。

 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农耕文明有天然优势。

 农耕文明缺乏战马,加上先天性条件比不上他们,只能用这种土办法来操练新兵。

 这办法看起来好,却是因为战马短缺,从而出的下策罢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制订了完备的马政,相当一部分时间中,朝廷不缺优良战马。

 可天下承平,贪污**盛行,马政逐渐崩坏。

 破船还有三千钉,数百年下来,朝廷也积攒了不少战马,但优良品种实在太少,加上九边重镇数量繁多,这么一平均,数量直接被稀释。

 用这种木马训练,实在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要是手中有强大的战马,何至于此啊!

 陈虎怎么说呢,此人看起来有些粗笨,但心思细腻,是一个果决大勇之人。

 当年延绥镇拖欠军饷,发不出钱来,眼看生活无望,是陈虎带着赵大顶和梁五从延绥镇逃出来的。

 在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时,是陈虎决定南下去西安府。

 说一句难听的,要不是陈虎的决定,赵大顶和梁五未必知道去哪里。

 他们三人在路上“捡到”孙杰,是陈虎决定将孙杰带到破庙中的。

 发现了孙杰身份“不凡”,疑似“仙人”时,赵大顶和梁五当时第一反应是赶紧跑,免得招惹到祸事。

 陈虎力排众议,冒着天大的危险,向孙杰请求赏赐粮食,并且死心归附。

 在不知道对方身份,有没有危险的情况之下,看似一个小小的决定,若是没有出众的思虑和极为细腻的心思,如何敢这样做呢?

 说起来,当年萨尔浒兵败,还是陈虎带着赵大顶和梁五从那边逃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