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





一更

        威尔逊夫人在巴黎逗留了一周便回美国,在这一周里她给法国人展示了各种的时尚穿搭,美国人可能会觉得眼熟,因为部份衣服她在美国已经穿过,可是法国人却是第一次看见。

        如今的威尔逊夫人之于美国人,就好像黛安娜王纪之于英国人,她是一个值得景仰的时尚风标,但是在巴黎和会之前,就算威尔逊夫人在国内再怎么火,也火不到英法去。

        这是由于英法也有自己的时尚风标,有自己的潮流,从来不会去模仿别人,只有别人模仿他们的份,自然看不起美国的所谓潮流,就连时尚杂志在介绍的时候都只是敷衍的带过。

        可是现在威尔逊夫人跑到他们的国土上,他们就不得不留意了。

        法国的传媒行业不如美国的发达,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时尚杂志,对时尚杂志的编辑来说,美国第一夫人的衣着就是很好的题材。

        就连巴黎发行量最大的时尚杂志都说威尔逊夫人一句“时髦”,可见就算是在要求极高的巴黎时尚界人士眼中,威尔逊夫人的衣着都是值得欣赏的。

        起初他们觉得,可能是威尔逊夫人找了个法国的设计师,所以听说她的设计师是个美国人时,态度是质疑的。

        美国从来没有出过一个知名设计师,就算是富兰克也只是在美国国内有名,出了美国就无人认识了。

        不过事实就摆在那里,就好像不是所有的足球明星都是从巴西、西班牙、英国等这几个足球大国出来的,小国也能诞生天才足球员,只能说他们好运气。

        英法的时尚界人士把目光从威尔逊夫人身上转移到这个一直被他们忽略了的美国设计师身上,于是他们知道了“希莱尔”这个人。

        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巴黎的本土设计师。

        如果是在现代,一个有才华的设计师的出现对时尚界总体而言是件好事,竞争对手多了是真的,但谁都会有退休的一天,时尚界就靠后人撑下去了,很少会出现不待见外国新人的情况,毕竟法国品牌的艺术总监可能是个美国人,美国品牌的艺术总监又可能是个法国人,在时尚圈里国籍反而不是很重要。

        但现在世界还没有进入全球化的步伐,法国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国际形势还很胶着,各国的时尚圈之间的界线分得很清楚,美国人就是美国人,法国人就是法国人,现在美国忽然冒出了一个强劲有力的竞争者,他们心里自然有些警惕,还有一点的排斥。

        这跟美国在战争里崛起的姿态太强势多少有点关系美国,隐隐有着要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势头不,再过一段时间,美国肯定会成为第一大经济,而各国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在战争里花了太多钱,虽然打赢了,却欠着一屁股的债,但美国不仅没欠债,还成了他们的债主。

        硬实力提升就算了,连软实力也要追上来,有危机感也很正常。

        之前巴黎晚报说伊莎贝拉的设计带点可可香奈儿的影子是因为她们所设计的都是现代女装,香奈儿是现代女装的鼻祖,伊莎贝拉更是彻头彻尾的现代人,两者的风格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的确有点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