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本来在听见希莱尔说想用照片的时候,  这位副编辑脑海里出现的画面是一位模特儿穿着希莱尔的衣服的全身照。

        可是他手里的这些照片,不是那些僵硬的全身照,每一张都拥有独特的角度,模特儿的衣服、妆发、神态、氛围和光影都配合得无与伦比,  能称得上是艺术品了。

        他没有见过这种风格的照片,  你说它是时装照吗?但它的某些角度并没有把衣服的完整面貌呈现出来,  副编辑却觉得这样反而更好——展现出衣服的整体反而会破坏了构图。

        模特儿的姿态也很多变,不光光是站着,还有坐着和躺着的,每个动作都透着一股美感,  在它的镜头下,模特儿不单单是用来展示衣服的衣架子,  她更是把衣服的质感升华到另一层次的关键。

        以住的时装照的重点是衣服,模特儿相当于衣架般的存在,是展示衣服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么模特儿是谁都不重要(除非她是一位明星),人们一般不会把注意力分给模特儿。

        但是这辑照片里的模特儿却美得让你无法移开目光,  散发出来的氛围感会让你不自觉陷进去,甚至会令你想学她那样去配搭衣服。

        副编辑一直认为衣服和模特儿的作用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高级的衣服可以提升人的气质,适合的模特儿也可以让衣服看起来更高级,只是很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作为时尚杂志的编辑,  他看出背后的功臣不是这个模特儿,而是摄影师——模特儿再美也要被镜头捕捉到方才能呈现出来。

        ……要用照片作为封面吗?

        他甚至萌生了如此荒谬的想法。

        他可以想象这些照片配上“vogue”几个大字的效果定会很抢眼,  可是在《vogue》成立的二十多年里,  一直都是用绘画作为封面的,  这种尝试太破格了。

        副编制带着这张照片,敲响了主编辑的办公室门,询问他的意见。

        《vogue》的主编辑先是欣赏这辑照片一番,副编辑可以看见他眼里流露出惊艳之色,然而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又斩钉截铁:“不行。”

        副编辑看起来没有很惊讶:“为什么?因为我们用绘画作为封面用了那么多年,不可以为一个有点名气的设计师而改变传统?”

        “不是这个问题。”主编辑摇头,“你知道读者是怎么看我们的吗?”

        “……一本具权威性的时尚杂志?”

        “不仅如此,《vogue》之所以跟其他时尚杂志不一样,是因为在读者的眼中我们的档次很高,不是那种哗众取宠、为了销量或者金钱利益而失实报道的杂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这是《vogue》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他说,“所以,如果我们用希莱尔的照片作为封面,读者会怎么想我们?”

        副编辑沉吟片刻,道:“她们会觉得,我们在自降身价。”

        为了一个刚成名的设计师而改变一直以来的政策,还给他优待,不是在自降身价又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