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哪来的刺客



  今日与骆三平的突然遭遇,让李越再次明白,在大唐境内自身处境还是十分危险。

  这还是因为宪宗李纯没有公然定自己的罪,所以只能暗地里派出骆三平追杀自己。

  可今天看到骆三平带领的神策军骑兵,让他意识到或许随着毗伽罗一行越靠近北部边境,宪宗的耐心也就越会消耗殆尽。

  此时李越并不知道毗伽罗究竟到了哪里,但骆三平带领同样一人双马的骑兵进行追赶,让他心里也打起鼓来。

  “毗伽罗,你可千万别慢下来。”

  心里虽然这么期盼,但是李越明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关键时候还得自身有实力应对才行。

  工匠营现在的500人,除去200左右真正有手艺的,还有300人是充作士卒的。

  这些人中除了少部分会骑马或者会射箭外,多数都是苦力或农民,想要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士兵,短时间是不太可能的。

  即便李越用后世的军训方式训练,也最多提升一点训练质量,该花的时间还是不能少的。

  但是让他们使用神臂弓还是没啥大问题,这玩意就是上弦瞄准射击三部曲,很容易上手。

  因此李越对于这些人的思想教育,那还是一刻都不放松,除了解衣推食、嘘寒问暖那一套外,还额外把最初那批家仆定为书记官,担负起类似后世指导员的角色。

  比如昨晚大队夜宿荒野,李越不仅通过巡营深入一线,安排人烧热水给士卒泡脚,甚至还亲自上手。

  又和这些士卒拉家常、谈未来,把画饼洗脑大业继续下去。

  后世PLA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十分有效的,来自后世的李越自然会有样学样。

  眼前这支小部队虽然是唐朝封建军队,但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是一张白纸,正好作画。

  因此,除了将工匠手艺人编组为一团外,对于其他士卒再按照唐军编制方式组为一团,还进行了微调创新。

  首先,以李元羽为团校尉带领工匠,以弓弩训练为主。

  其次,以秦虎为团校尉带领其余300士卒,以步卒队列为主,辅以弓弩训练。

  最后,以杜明为校尉,拣选出25名会骑马的士卒,组成自己的扈从骑队。

  而微调创新之处在于,用8名家仆书记官,每一旅配置一人。

  书记官专门负责与士卒宣讲李越所描述的美好未来,宣讲跟随李越的种种好处,还要时刻关心士卒日常,训练作战时记录功勋和错误,以便于主官进行奖惩。

  显然目前工匠营人数,8名书记官还有富余,但李越相信很快就能把人员招满。

  没错,工匠营编制800人。

  不是李越不想继续多招募,而是他没钱了。

  离开长安时,李越手边携带了二十万贯,一路花销,尤其在招募工匠营后,更是花钱如流水。

  此时李越才明白养兵真是世间最花钱的事情。

  按照手中剩余的钱款,以800人编制为准,保证现在每天有一顿肉的伙食条件,李越最多能支撑半年。

  不过,之所以只剩这点钱,是因为他购置了价值5万贯的货物,以及价值5万贯的各种材料。

  货物是打算运到边境西受降城贩卖赚钱的,材料既有改善生活的,也有打造武器装备的。

  在李越的计划中,大队人马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回鹘人,且是在离开西受降城之后。

  因此多余的货物必须在那里卖掉,重新换成钱物或装备。

  至于来自宪宗追杀和吐蕃可能的袭击风险,这两样李越都会竭力避免。

  当然如果李越不顾每月军饷和伙食,压缩一下的话,招募1000多人,乃至2000人也不是不行,

  但这样一来,以四大侍卫训练控制如此多人,难度就太大了,反而容易在遇到危险时作鸟兽散。

  反而不如他从人少开始,将这些人切实掌控训练出来后,再考虑如何扩大的问题。

  李越摩挲着嘴上的短髭,看着眼前的舆图,目光在那条草原丝路上来回逡巡,看来还是得想办法通过贸易赚钱才行。

  如此一来,只怕还是绕不开毗伽罗,需要和这家伙保持友好关系,才能让自家的商队通过他的领地来往于大唐与安西北庭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