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鄜州相遇



  大唐永贞元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时一刻。

  一支绵延十数里的队伍,渐渐接近了鄜州城。

  整个队伍的前半部分是身穿明光铠的神策军步卒,分成数列走在大道上。

  在道路两旁的田野中,沿着田埂奔驰着数支骑队。

  队伍的中央则是足足12辆马车,周围簇拥着的士卒举着一些旌旗和大纛。

  在这些马车之后又是神策军的步卒队列,其中夹杂着有数十辆辎重大车。

  只是这部分的步卒穿着袍服札甲,队列明显要凌乱许多,每个士卒看上去也更羸弱苍老。

  紧随其后的则是多达百辆以上的大车组成的车队,周围同样簇拥着一些士卒。

  只是这些士卒的穿着又有不同,前后游弋的骑兵既有穿神策军明光铠的,也有穿袍服札甲的,而那些步卒则穿着青色袍服,外罩皮甲。

  每个步卒除了腰悬唐刀外,似乎就没有别的武器了。

  这部分士卒队列有些歪歪斜斜,但队列中的每个人看上去却比前面的那批士卒更有士气的样子,当然年纪也更年轻。

  总之,护持着大批辎重大车的青袍士卒队伍绵延了一里多。

  李越骑在马上,心里颇有些成就感地看着自家的工匠营士卒。

  离开坊州前,郭钰想办法从坊州刺史那里买来一批皮甲和青色武士袍服。

  如此才让自己的工匠营看着像支军队。

  那天李越忙碌制作三样物品之时,赵东吉继续招募人手,但却以招募士卒为主,不过能达到身体条件要求的也并不多。

  离开坊州时,工匠营算上李越总计只有506人。

  随着一步步向着大唐北部边境前进,李越明白某些物资将越来越缺乏,由此他花了不少钱买各种物资,装满了足足上百辆大车。

  这把郭钰都几乎吓呆了。

  李越告诉他,其中某些物资是带去西域支援安西唐军的,这才让他了然后汗颜不已。

  祖父率领的那支孤军,不仅渴盼朝廷派援军,恐怕也期待有新的补给物资。

  此前他和杜相怎么就没想到准备一批物资呢?

  看到那些大车,郭钰对于千里跋涉的征途,又多了份担忧,不知道这些物资最终有多少能够顺利送到安西唐军手中。

  毕竟前路之上有着种种已知的危险,后面也有潜在的追兵在迫近。

  那天薛湘被治疗后,就竹筒倒豆子地把百骑司的布置全都说了,也提到吐突承璀和骆三平跟随李演大军,已经北上了。

  李越对着亲手绘制的舆图研究了很久,最后决定四大侍卫也要进行易容改扮。

  他有一种感觉,追兵可能很快追上来。

  但要他放下已经购买的物资和整个工匠营轻装北上,且不说这样能否摆脱追兵,就算真的逃出大唐,两手空空能做什么?

  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放出了毗伽罗这条鱼饵,又截断了薛湘这条线,李越坚信无论是察事厅还是百骑司都不会知道自己在使团队伍中。

  在工匠营队伍之后,就是身穿五花八门服饰的车队马队,风尘仆仆的模样,和往常任何商队没什么不同。

  只是这批人的队伍绵延了五六里路,人数上也至少有上千人。

  整个使团队伍昨天下午开始加速赶路,今天同样如此,才在此时就赶到了鄜州城。

  队伍中间有着使节大纛的马车中,孙杲再次拿出一份信,细细地品味着、揣摩着。

  孙杲今年已经48岁了,斑白的两鬓让他多了不少暮气,从四品上的官职似乎已经没有了上升空间。

  在孙杲接到这份出使任务之初,他就认定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出使他国。

  既然没有了上升的可能,那么捞钱就是为官的唯一目的了。

  使团通常会有商队跟随,但是一般不会多,毕竟使团的护卫力量有限,商队多了反而成了沿途盗匪眼中的肥羊。

  孙杲万万没想到,朝廷竟然会安排一支2000人的神策军来护卫使团,如此一来,沿路安全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想要依附使团跑一趟回鹘的商队顿时纷至沓来,这为孙杲带来了一笔丰厚的敲门礼金。

  更不用说,他同样安排了自己家族的商队随行,这趟出使已经确保可以赚个盆满钵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