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似曾相见



裴嘉玉其实不如师弟陆松之那样爱听书,  但他毕竟也是无霄门人,而东明山脚那家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茶馆,据说曾是天下说书人的祖师爷——鹤山先生的发迹之处,因此在这种东明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浓厚氛围的熏陶下,  偶得空闲时,  裴嘉玉也会去茶馆里点一壶茶,  就着故事消磨一个午后。

        所以随着洛书岛客栈里说书人的娓娓道来,裴嘉玉就知道她并没有过分赞誉这套话本。

        但这尚且不是关键之处。

        引起裴嘉玉注意的是,这故事的情节未免太细致、太真实了,  仿佛作者曾亲历其中一般,而当说书人讲到一名少年剑修的出场时,身旁的宁絮也忍不住出声道:“裴师兄,你觉不觉得,这故事说的仿佛就是……”

        裴嘉玉没有立刻回答,  这时说书人正讲到剑斩人面狐的一幕,  她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少年修士那一剑的威势,裴嘉玉仔仔细细听完了这段,确定地向宁絮答道:“她说的是云师叔。”

        “那这一定就是云师叔在南昼城的经历了?可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宁絮思忖了一会,  自问自答道,“是了,她说这套书是漱玉阁给的,也许南昼城恰好有漱玉阁的人,  他们在那里遇见了云师叔,  被他的气概折服,于是写下了这故事……”

        当年的剑君不也是如此么?

        想通此节,  宁絮脸上泛起浅红,  藉由说书人的描述,  她想起云师叔的明锐剑意,进而又想起他的卓然风姿……向往和恋慕之情在她心中如碧波摇曳,这让她不由得更加沉浸在了故事之中。

        对宁絮来说,她自然更愿意多听一些这少年剑修斩妖除魔、挽救苍生于危难中的不凡事迹,但自古以来,那些广为流传的话本里就往往不止有这些。

        在不少人眼里,除了剑,在真正引人如痴如醉的故事中,还须得有馥郁动人的一段情。

        诚然,对修真者而言,总流传有断绝七情,清心寡欲才能证道的说法,这话初听来似乎不无道理,毕竟那些最终攀上天梯的大能,无一不是自飞升之后就再无踪迹——将整个人世都舍弃,难道这不是极致的断情绝欲么?

        但若有人将目光投向当下的修真界,便会察觉到其中的矛盾之处:若独行人间才是正途,那为何世上会有这么多的仙门仙派?若真是如此,什么东明山,什么洛书岛,都不必存在了,这些修真者本就不应当聚集在一起,想来他们各自寻找一处洞窟,然后就天长地久地闭关下去,这才算符合了天道至理的心意。

        于是,这些仍在人间挣扎的修士们,望着悬于头顶,不知何时才能为他们的精诚所开的天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解释这矛盾之处。

        他们说,这些七情六欲是人自出生起就有的罪孽,唯有历经尘劫,再将俗世之缘一一堪破,才能洗练自身,最终飞升上界。

        既然情是一种劫,那人们大可以告诉自己,此情越深,正显得此劫越难,最后克服万难结出的道果不就越稳固吗?

        这就是为什么修真者爱听剑君证道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