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上天告状



        也不知道大臣们是不是真心希望解决问题,还是有其他心思,李世民很快发现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朝臣举荐魏征。

        几个丞相见状,没思考多久就默许,甚至主动站出来认可。

        魏征倒是没站出来,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推脱,这事做好了,收获的声望可不小。

        可赈灾容易,只要有足够粮草,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

        但人心却难以琢磨。

        群臣基本上达成一致意见,目光全看向了李世民。

        刚做皇帝时,李世民大概是知道自己杀兄、杀弟、逼迫亲爹退位的事,失了人心。

        心里没底气,自然心虚。

        不仅留下魏征等李建成还活着时的太子党,在朝为官。

        好比当年刘邦封赏雍齿一样,满朝文武见刘邦最恨的人都有赏,那自己应该也没危险了。

        李世民此举确实稳定了朝局。

        而他在贞观初年,即便心里不喜欢,甚至嫉妒延误喜欢找自己不足的魏征,却真的听魏征和不少大臣的谏言。

        甚至害怕大臣不说真话。

        但贞观十年之后,李世民坐稳皇位,大唐国力也蒸蒸日上,他就变的不怎么爱听大臣的谏言了。

        加上历史上亲爹李渊在贞观九年,媳妇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先后病世,李世民悲痛之下,心情大变。

        而且没了约束,上朝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凡事都喜欢挑刺的魏征,还有那些个喜欢进言的大臣。

        这方世界里,长孙皇后还活着,李渊却已经死了好几年。

        李世民皇帝做久了,还是难免有些自得意满。

        当然,说他变的刚愎自用,湖涂了,只是对比他壮年之前的行为。

        相比历史上很多皇帝来说,即使是晚年的唐太宗仍然超越不少人,并不能算是昏庸无能。

        既然大部分人都举荐魏征,加上这家伙确实只爱名,李世民没多思考,就同意魏征负责抗灾和赈灾之事。

        石仲魁得到消息后,这才把已经回地府,再次做判官的崔判官找过来,询问杨文辉转世投胎到什么地方。

        崔判官倒是没敢拒绝,只是心中难免有些顾忌。

        毕竟石仲魁这举动,肯定会让很多仙神不安起来。

        石仲魁微微一笑,“道兄当年因为帮天蓬遮掩所犯之罪,不得不主动下凡,在人间受苦五百年。

        虽说道兄勤勉、仁善,这五百年里做了许多善举,得了不少功劳。

        可道兄回阴曹地府后,难免还是会被人说闲话,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