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威尔逊日子(二)-第2/3页





    营地里到处都是哭声,我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打扫战场的结果,更加让人气馁。唯一完整的两百名士兵全部来自我的营,所以我来负责打扫战场,其他的部队都需要在营地休息整编。

    我只把打扫战场的结果告诉了斯密斯上校,那消息实在让人沮丧,大家现在更需要安慰。从营地外几十码的距离开始,好像有一条英勇的英军士兵们的尸体搭建的路标。十几码的距离就会一具尸体,密集的地方会有更多,一直延续到昨天的主战场上。

    主战场已经被敌人打扫过了,他们拿走了能带走的一切。不过还算留下了绅士的体面,他们没有剥士兵们的衣服。士兵们的尸体被整齐的码放在一起,好像阅兵一样。那样的景象,我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只能哭泣。

    附近的地形并不复杂,像其他地方一样平坦,只是在战场附近有一些起伏。这起伏很小,可能只有一点点的坡度。我不能理解,敌人如何设伏,可能他们更多是利用黑夜和突袭击败了我们。

    我有趣的俘虏郭,昨晚并没有借机跑回到自己国家的军队里,而是和我们一起逃回了营地。我很不理解这家伙,不过幸好他在,帮助我解答了很多的困惑。我们士兵的尸体,虽然衣装完整而且被整齐的摆放,但是和上次一样,他们的头颅都不见了。敌人为了避免看起来难看,还特意把他们的军帽盖在了脖子上。我非常痛恨敌人这种野蛮的行为,但郭给了我解释。

    中国真是一个野蛮的国度,他们居然要用缴获敌人的头颅来计算军功。敌人的指挥官居然要用摆放遗体来表示对勇士的尊重,然后砍下他们的头去向政府申请军功,简直匪夷所思。

    郭也向我解释了,昨晚战斗中我发现的一个奇怪现象。我们骑兵基本使用马刀,长矛只能作为一次性用品,因为骑兵们很难拔出刺入人体内的长矛。但是中国的骑兵们,却可以使用长矛连续的攻击。昨晚我亲眼看到中国的骑兵,用长矛连续刺死多人。

    郭告诉了一个中国名词,叫做抖枪或者挑枪。郭说中国骑兵的长矛,叫做长枪,是常用武器。长枪出枪角度要求很高,战马临近敌方步兵,腰和手臂同时发力送出长枪,不是正面刺击,而是斜着刺划过去,所以中国的骑兵长枪杀死的敌人,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样一个窟窿,而是枪头斜着刺出,借着马力刺入敌人的胸腔,腰力和臂力恰到好处让枪头往边上一划,造成一个很深的血槽。把步兵内脏搅碎,顺便造成离心力,把敌人尸体甩开。伤口绝对不是一枪刺入胸膛。如果直挺挺刺入敌人身体,那么敌人的尸体就会挂在枪上,战马就会失去平衡,一头栽倒。一旦战马倒了,骑兵就会落马,而落马的骑兵绝对没有好下场。所以中国的骑兵大多武艺高强。

    我很想要求郭为我演示这个战术动作,但可惜郭不会。我开始怀疑郭到底是不是中**队的军官,因为更多的时候郭更像是一个军事学者。他懂得非常多的理论知识,甚至可以昨天判断出中国指挥官的意图。但是他完全不会应用他的知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

    斯密斯上校非常勇敢而且坦然面的对了他的失败,向前方派出了通信兵说明情况,并且向后方求援。

    我很担忧,如果在后方援军赶到前,敌人集中全部兵力围攻我们,会是多么恐怖的事情。但郭推测,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因为敌人的指挥官非常珍惜自身的力量。他不会去打硬碰硬的战斗,正面攻击我们的防御阵地,造成自身较大的损伤。郭认为,敌人很可能会伏击我们的增援部队。我觉得郭有可能说的有道理,但我没有告诉斯密斯上校。让敌军战俘来协助分析敌军战略,我自己都觉得荒谬。

    最后,我非常好奇地方指挥官的身份,郭不知道中国北方有哪位将军能够和僧格林沁比肩,甚至还要超过僧格林沁。郭说僧格林沁已经是中国北方最厉害的将军了。

    9月26日

    我们的队伍抵达了通州外围,这个地方叫张家湾。郭的预测再一次正确了,不过对方的计划却更加可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