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塘沽烽烟-第2/3页





    “文祥一介书生,临阵指挥便拜托将军了!”文祥向克兴阿一躬到地,然后转身便走上了城墙。

    克兴阿还没弄明白文祥这没头没脑的一句是为了什么,文祥已经不知从哪里弄了一捆绳子,在几个兵丁的帮助下把自己的一条腿绑在了一门大炮上。

    “儿郎们,本官乃兵部侍郎文祥!今有洋夷不服王化,狂悖犯上,侵犯我天朝疆土,残虐我天朝百姓,正是我辈舍身报国之时。本官对天起誓,今日当于诸君共讨凶逆,誓与此城此炮共存亡!”文祥慷慨激昂的对守城的兵丁们高喊道,并展示着他的决心。

    “誓与塘沽共存亡!”克兴阿颇为感动,文祥一个文官能做到这样,不容易了,所以第一个带头应和了起来。

    文祥的战前动员并不算成功,因为他说的话太书面了,九成九的士兵根本没听懂他说什么。不过侍郎大人把自己绑在大炮上这点,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国的兵也来自中国的百姓,总是那么容易被打动。所谓将怀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当官的都豁出来了,当兵的自然也就愿意慷慨一把。其他士卒要灵活作战不能有什么表示,炮手们却都站了出来,他们没用绳索,直接用监牢用的铁质脚镣把自己铐在了大炮上。所有兵丁齐声呐喊,高呼着与塘沽共存亡的口号,清军士气一时大振。

    威尔逊也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城头的喧嚣,当然望远镜不是上帝视角,他看不到脚镣之类的细节。虽然不能听明白清军在叫喊什么,但是联军可以感受到清军士气的变化,不过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

    联军的面前是一座用夯土筑就的城墙,在习惯了石头墙的欧洲人眼里,土可不是什么坚固的东西。城头有许多的大炮,但是口径普遍比较小,而且怎么看怎么原始的样子。守军的人数也不多,一切都似乎在显示着城防的单薄。

    不过显然实际指挥的格兰特将军是个小心的人,他是否遇到过东方计谋威尔逊不得而知,但是他起码做了充分的准备。联军在距离清军要塞八百码左右的距离布置了炮兵阵地,动用了四十二门火炮,其中三十门是大口径的拉姆斯特朗炮,而且炮兵阵地里还安置了康里夫。步兵又向前了一百码,开始挖掘战壕,用以掩护自己并守卫炮兵阵地。骑兵没有参与攻城战,毕竟这不是适合他们的战斗环境。小股的骑兵在清军的要塞周围游弋,他们等待着追击清军败兵的机会。

    威尔逊想询问郭华雅对于战斗的看法,但是郭华雅一个字也不肯说了,这个有趣的人进入了沉默的状态。威尔逊没有强求,他也知道,郭华雅已经了解了联军的情况,他知道他的同胞注定的悲剧。现在的郭华雅选择闭嘴,估计是怕自己无意中透露了什么,让他的同胞更快的走向失败。

    联军的炮击进行的非常的顺利,清军的小口径火炮射程不足,反击虽然猛烈但是没有任何的实质效果。精准的阿姆斯特朗炮很快摧毁了许多清军的炮位,清军的护墙只能应对直射的加农炮,面对曲射的炮毫无意义,炮弹可以跨过护墙击杀清军,摧毁他们的炮位。一番对射过后,清军的护墙已经千疮百孔,火炮也没了声息,而联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格兰特将军下达了总攻的命令,炮火准备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没有在耗下去的必要了。步兵们端起刺刀发起了冲锋,所有联军都以为这只是一次短跑而已,但是清军残破的要塞里再次响起了炮声。护墙上已经找不到清军步兵的影子了,他们在炮火中苦苦支撑了许久,但是步兵的白刃冲锋一开始,他们就逃散了。不过清军炮位上的火炮还在坚持,他们在废墟中继续向联军的步兵开火。清军的火炮只能发射实心弹,但是攻击密集的步兵队形,实心弹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利器。每一个铁球都能带走一行士兵的生命,虽然清军的火炮没有击穿纵队的威力,但是毙伤数人已经足够了。

    好在联军都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考验,士兵们并没有被几颗铁球吓住,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进。阿姆斯特朗炮和康里夫火箭再次开火,猛烈的炮火将要塞淹没,但是清军的火炮依旧在坚持还击。他们的步兵已经逃散了,威尔逊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他们逃跑的身影,他们在火箭的呼啸声中,非常狼狈的逃走了,但是火炮还在证明塘沽在大清的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