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减配的*-第2/3页





    “殿下,够不着!”从广西就参加太平军的老炮长有些惭愧。

    “想想办法吧!”李秀成表示理解,毕竟太平军本阵距离清军山坡阵地足足将近五里。

    “二位殿下,至少得往前两里才能打上。”老炮长对着清军阵地比划了半天,又琢磨了一会,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李秀成和陈玉成自然没有意见,急忙调集人马帮忙推进火炮。上万斤的火炮移动起来可不简单,太平军使用的也不是炮车,而是炮台上才用的磨盘式炮架,需要拆分移动更是浪费了无数的时间。

    这些大炮也是太平军从清军手里缴获的,基本都是城防用的重型火炮,火力颇为强大。不过这玩意儿自重太大,根本不适合野战使用,但是太平军非常看重其在攻城战中的强大火力,即便费时费力也一般喜欢带着它们。这些大家伙其实不能算是李秀成和陈玉成带着到处跑的,本来也是放在**及浦口城里守城用的。但黄达平一再强调果兴阿火炮犀利,为了保险,李秀成和陈玉成才不辞辛苦的把它们给请了出来。

    这些大家伙大概相当于西方的六十八磅炮,发射的都是超级大铁球,龙虎营村里被他们砸出的无数大坑就是对它们威力的证明。装药量巨大的大家伙射程本来可达到五里以上,但是太平军的火药有些问题,才让果兴阿没尝到超级大铁球的滋味。

    太平军和清军使用的火药都是黑火药,用也都是“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配方配制。这一配方根据火药用途的不同,会有一定变化,大抵硝石成分偏高,则爆炸力强而燃烧性差,适合做炸药;反之则适合做弹丸的发射药,果兴阿制造的爆破类火药和发射类火药就是用的这种原理。但如果硫磺比例较低,就会出现发射推力不足的情况,这样的火药发射弹丸的射程、穿透力都要大打折扣。

    火药的三种成分中,只有硫磺太平军是无法自给自足的。木炭可以自己烧,硝石可以将老宅、旧墙的砖土煮沸提炼而出,而硫磺除去购买成品别无它途。在清军的四面封锁下,太平军往往不得不减少火药中的硫磺比例,结果便造成枪炮打不远、穿不透的后果,所以射程高达五里地重炮,用了减配的火药也只能打三里左右。

    太平军忙着搬运巨炮的时候,吴如孝还真的很给力,用李秀成看家底的制胜法宝,稳住了太平军的阵线。李秀成的制胜法宝也是火炮,他费劲心力搜罗了二百余门各种型号的火炮,这次足足拨给了吴如孝五十门。面对清军的射击,吴如孝指挥的太平军除了就地使用火枪还击之外,也开始部署火炮轰击清军龙虎营防线。

    太平军这些火炮足够开一家博物馆,不仅口径五花八门,还国产的进口的都有,年代跨度也是十分惊人。国产的从大明、南明、三藩之乱、康熙、乾隆、道光是代代齐全,进口的也从美国独立、拿破仑战争直到克里米亚战争啥时候都有,简直是把古今中外还能继续干的火炮都给拉来了。假如果兴阿能在望远镜里看清这些火炮,他肯定会在山顶给李秀成磕一个,大哥你真是不容易啊!

    太平军火炮发射的弹丸也足够震撼,小铁球并不多,杂物到真是不少。反正也打不准,拼的都是概率,当然霰弹才是王道,所以太平军也是以霰弹为主。不过他们可没果兴阿那种耐心,一颗一颗的造小铁球也不是他们的风格。战场上太平军一炮干过来,石块、钉子、金属废料,那叫一个乱。而且太平军还有相当数量的火炮,直接拿铜钱做了炮弹,一炮过后漫天飞舞着孔方兄,跟金钱镖似的。虽然漫天飞钱,清军也不敢捡,只能靠在战壕里隐蔽,这些可真是要命的钱。

    太平军虽然装填速度和清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是架不住人家炮多啊!吴如孝推着这些火炮边打边冲,居然推进速度极快,除了地堡火力点还能反击,战壕里的清军全都被打的抬不起头来。

    山顶督战的果兴阿当时就坐不住了,虽然清军已经干翻了上千太平军,但是太平军还有将近九千人的兵力。如果步兵火力再继续被压制下去,李秀成就可以拉着陈玉成开始和面了,太平军攻破龙虎营,再一上山果兴阿就要变成他俩包饺子的肉馅。果兴阿甩开了披风,拎着望远镜,亲自赶到炮兵阵地指挥炮兵轰击吴如孝的火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