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卖不卖?



    杨峥抱着一坛辣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杜玉娘摸着手里的银子,心里颇不是滋味。

    杨峥是她的恩人,如果可以,她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他爱吃面,爱吃辣的,这些杜玉娘都一清二楚。

    杨峥想要辣酱,她能做百坛千坛给他,却不想要他的钱。

    但是如今,却是不能不要。

    杜玉娘转身就把那银子给了刘氏。

    刘氏觉得古怪,心想这两天是怎么了,面馆里来的人都很怪,不是想买酱菜方子,就是想买辣酱。

    “玉娘,家里的辣酱不多了吧,要不然再多做一些?”

    杜玉娘头也没抬一下,只道:“得做,还要再做一些酱菜!等今年秋天菜下来的时候。”

    提起这个,刘氏就唉声叹气起来,“家里没有菜园子,这菜怕是得花钱买了。”每每这个时候,刘氏都不由得感叹几句,还是乡下好。

    杜玉娘心里隐约有个想法。

    “娘,咱家的地咋办?”刘氏有五亩地,是当年成亲时刘家给的陪嫁,另外。分家时又得了十亩,故而他们现在手里正好有十五亩地!

    眼看着就要开春了,种地的事情也该张罗起来,好好的地,总不能荒着,那样是要遭天谴的。

    “要不咱把地佃出去?”杜玉娘跟刘氏商量,“您看,要是开春了,得犁地,得耕种,天天得长在地里头。要是我爹跟我哥去种地了,面馆里的生意咋办啊?就咱们两个人,肯定是要忙不过来的。而且他们也没有住的地方,来回奔波,太辛苦了。”

    已经分家了,二房人又是那个态度,就肯定不能回老宅住的。

    刘氏便愣住了。

    “不如劝我爹将地佃出去,找个老实肯干的佃户,只收四成租子,那些粮食也差不多够咱们吃了。”

    刘氏一边点头一边想,不用出人工,不用风吹日晒,还不用耽误面馆的生意。种子不用他们出,也不用锄草,施肥,省下了很多力气。

    四成租子,也不少了。

    刘氏是个良善的人,不会太苛刻佃户的。

    “就怕你爹不同意。”

    杜玉娘就道:“面馆生意这样好,我爹舍得放弃?地还是咱们家的,不过是少些粮食,少些辛苦。他会想明白的。”

    刘氏就点头,当天晚上就把杜玉娘的这番话跟杜河清学了一遍。

    杜河清思量再三,觉得闺女的话是有道理的。

    店里的生意好,他走不开,而且儿子还未出师,地里的活计他却是早都会了。将来他是要开店生活的。

    杜河清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就同意了把地佃出去。

    刘氏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杜玉娘就道:“好日子谁不愿意过?开店虽然也忙碌,到底是没有种田辛苦。我爹要是舍不得乡下的日子,以后咱们就买一上小庄子,有二三百亩地即可,养成群的鸡鸭,得闲了就到庄子上去,也找找农家人的乐趣。”

    不得了了,二三百亩地,口气大得很!

    刘氏被她这话逗得哈哈大笑。

    一转眼,就出了正月。

    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因为是立春,所以家家户户打烊的时间都比较早,杜家面馆也关了门。

    杜玉娘将烙好的春饼放到笼屉里,然后开始炒菜,春饼要卷菜,可以卷土豆丝,豆芽粉条,也可以卷肉丝。

    现在天气还冷,豆芽发的不好,但是杜玉娘也炒了一些。因为虎子爱吃粉条,故而粉条放了很多。

    炒好了豆芽和土豆丝,她又做了一个酱肉丝,放甜面酱,吃起来竟是别有一番风味。

    田氏还在给孩子喂奶,暂时不能吃太咸的东西,杜玉娘就给她单独炒了一份放盐少的。

    上次袁氏和田老汉来闹,属实把田氏气得不轻。后来杜玉娘就劝她,她这才打开了心结,情绪慢慢稳定了。

    她亲娘不愿见得她好,她偏要好好过日子,将来生了闺女,一定要如珠如宝的爱护着,把自己缺失的东西,都着补到闺女身上。

    这话,田氏可没跟别人说过,只是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跟杜安康说过两回。

    杜安康心疼她,自然是依着她的,还道:“自己的闺女,当然得心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