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宗族是大明朝,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宗族,想干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堪比登天。

        多少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名将,不怕敌人的刀枪加身,就怕自己人从背后捅过来的软刀子。

        父子两人,依依惜别。

        送走了老爹,周世显又翻身上马,往东直门方向看了看,他心中不免有些期待......终于,终于终于在东直门高大的城墙上,瞧见了宫女,侍卫簇拥下,一个娇小苗条的小小身影。

        公主终究是来了,来送别。

        周世显洒脱的挥了挥手,打马离去。

        “驾!”

        快马疾驰,追上了凤威营大队。

        凤威营从东直门出京,再转向南,很快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间,与京城暂时隔绝了一切联系。

        半个月后,崇祯十六年,八月初。

        周世显率领凤威营,经过了千里长途急行军,进至怀庆府。

        怀庆府三战之地,地处黄河北岸,过了黄河便是开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原本这里驻扎着重兵,却在满清八旗的第五次入关中,打残了,打废了。

        如今,只能龟缩在城中苟延残喘。

        这便是大明如今,在军事上的窘迫。

        明军在南线打的过流寇,却打不死,除不尽,在北线又要面临满清八旗的重压。故此,两线作战的明军机动力量,在南线,北线之间疲于奔命,长期得不到休整,在无止境的战争中渐渐被消耗掉了。

        两线作战,自然是兵家大忌。

        朝局到了此时,顺天府已经不适合作为皇城,这是一头猪都能明白的道理,崇祯难道不明白?

        迁都南京,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这个道理崇祯自然是明白的,只是......他被东林党,被复社,被满朝官员架在火上烤,动弹不得。

        东林党,复社,自然是不希望崇祯帝去江南的,江南可是他们的大本营,繁华锦绣之地。

        若是崇祯帝去了江南这花花世界,那岂不是他们干的那些龌龊事,都要被揪出来了?

        平时在江南花天酒地惯了,谁愿意搬一尊大神去江南,压在自己头上?

        崇祯又是个死要面子的人,所以直到死,他也没拉下脸迁都。

        所以崇祯临死前终于想明白了,发出了那一声悲鸣。

        “天下文官皆可杀!”

        这话可真是半点不假,可惜他明白的晚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子害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