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刘兴华的眼泪



    在第一次国民议会举办前,刘兴华便提前召集任命的政府跟军方官员谈话。对于这种一言堂式的任命,虽然也有人表示反对,却也清楚这样的反对是无效的。

    争议声最大的,则是对首任总理的任命。原因很简单,任命一个年不过三十的年青总理,在很多人看来都纯属儿戏。那怕不少人知道,宋教仁的政治天赋很强。

    可再强,不到三十岁当总理,他真的行吗?

    对于这样的争议,刘兴华很直接用自己做例子。做为一国最高元首,他的年龄不也刚好迈进三十大关吗?既然他能当总统,宋教仁为何不能当总理呢?

    除了总理的任命,首任议长的人选,也让各方颇显意外。刘兴华在议长的任命,采取一正两副的任命。首任大议长就是张之洞,一个已经退出清廷官场的老人。

    而副议长则是蔡元培跟梁启超,这两个在民国同样名气不凡的进步人士,配合张之洞管理议会,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甚至不少人都看的出,张之洞担任正议长,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未来的正议员,应该是从两位副议长中产生。谁能顺利转正,就看他们的能力了!

    伴随新政府的重要职务被陆续公布,接到刘兴华正式任命的人,√↙长√↙风√↙文√↙学,⌒↙⊥et也从刘兴华的任命上看出,刘兴华似乎没想象当中那样任人唯亲。

    至少在政府跟议会中,刘兴华并没安排自己的亲信上。实际上,只有刘兴华自己清楚。他在东北培养的政治人才,暂时还不堪大用。

    相比在政府官员的任命上。刘兴华给了各方不少的利益均沾。在军队的管理上,刘兴华却将军权牢牢握在手上。没给任何人插手的机会。

    根据整合后的部队编制,刘兴华在全国重要的省份,都组建了一个军的陆军。而这些军长,大多都授予中将军衔,也大多由东北军出身的军官担任首任军长。

    除此之外,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刘兴华又组建了八大军区。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授予上将军衔。八个司令员中,东北军占了六个。

    至于海军司令员。当仁不让由萨镇冰担任。而最高的军队统帅,不容置疑是由刘兴华担任。那怕政府对军队,都没有插手的权利。

    在刘兴华看来,只要握住枪杆子,政府这些人也翻不了天去。况且,财政跟司法部门的主官,都是东北籍出身的官员。这意味着,新政府实际还是刘兴华说了算。

    政府跟军队主官任命结束,刘兴华在工兵们抓紧修复好的议会大楼。召开了第一次全体议员会议。在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国家跟国旗以及国歌的名字。

    根据刘兴华与几位政府主官的商议,新成立的国家名字全称为‘大华夏民主共和*国’。至于国旗,则是采用东北军的红旗为底色。五星居于红旗之上。

    对于国旗为何选用这个,刘兴华自然是希望,能让这面融入到他骨子里的国旗。在这个时空再次飘荡起来。可选用他的理由,刘兴华自然还是要一些的。

    《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拿出这个理由,到会的议员都没怎么反对。只有孙仲山等人,似乎还是想用他们的青天白日旗做为国旗。很可惜,这种提议刘兴华根本不会接受。

    至于国歌依然选用安民军歌进行曲,实际上就是后世的义勇军进行曲。当初组建安民军的时候,这首歌也被刘兴华做为军歌传唱至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