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季府闹鬼-第2/3页





    “嗯,是白衣女鬼么?”刘启超低声自语道。

    吴老道曾说过身着红衣而死,且生前心怀怨念,十有八九会化为恶鬼,而且这种恶鬼要比普通的恶鬼更加难缠。寻常恶鬼在杀掉仇人,了解因果之后可能怨气大散,容易超度,但红衣恶鬼恰恰相反,它会凶性大发,继而为祸一方。

    当年谢家所招惹的红衣女鬼就是在灭了谢氏一门之后,仍对侥幸逃脱的刘启超不放手,一心要置其于死地。若非吴老道出手相救,并用四年时间以道法强行超度,不知还会出现什么惨剧。

    “季老爷认为是下人故意做的,一怒之下将府上的出入小花厅的丫鬟仆人一一审问,但没有丝毫结果。季老爷只能让人把血手印洗了了事。”面摊小二显然对这事也是有所关注的。

    事实上对于这些市井小民而言,大户人家的琐屑小事都能让他们津津乐道半天,更不用说事关鬼神,闹得满城风雨。

    “直到后来连季老爷本人都在夜里隔着窗户,看到有白衣女鬼飘在半空,这才察觉家中是真的闹鬼了。紧接着半夜里家具无故自己移动,门窗自开自合都算是小事了。季府为了防贼而养的十几头狼狗一夜之间全都暴毙,据说是七窍流血,还都留着泪呐!”

    刘启超听得微微皱眉,狗能见鬼这是很多村夫都知道的事,狗要是无故死亡还留着眼泪,说明附近有威胁主人的东西存在。看来季府里闹事的不是一般的角色啊。

    “季老爷没办法,只能派人去请先生,没想到州城里最出名的贾先生到季府逛了一圈,直接丢了句‘血劫难辞,自求多福’,就拂袖离开。季老爷听了之后,脸色大变,开始不停地找和尚道士,结果这不找还好,这一找啊,可捅了大篓子了!”

    刘启超本来还在思索贾先生说的八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时他松开眉头说道:“捅了什么篓子?”

    面摊小二见周围没人,索性坐到他身边,有些颤抖地低声说道:“据说进去的和尚道士没一个能活着出来的,都是被人蒙着白布抬出来的。而且没多久季府每到半夜子时左右,就会传出很惨的鬼哭声,听得人瘆得慌。所以现在到了酉时,都没人敢在季府附近走动,惠民坊的其他富户都逃到亲戚家暂住,不敢留下家里。”

    刘启超偷偷递出一小串铜钱,说道:“烦劳小二哥告知在下,季府的所在。”

    面摊小二瞅着没人,飞快地拿过钱串塞到袖中,低声说了句:“就在隔壁街的惠民坊,占了几乎半条街的那栋宅子,对了,他们家大门前面有两尊青色石狮子。”

    说完这些面摊小二又去忙别的了,刘启超摸出几个大钱,起身而去。

    “啧啧啧,挺好的一个小伙,可惜了。”面摊小二收起大钱,转身进了屋。

    作为济州数一数二的富商,季家的财力可不是小小的青山镇谢家可以比拟的,光是季家府宅就占了州城要道朱雀街的大半。季家现任家主季兴瑞可是御赐六品主事衔的官办商人,齐王爷和京畿东道镇守太监的座上宾。

    刘启超很容易就找到了季府的所在,因为实在是太明显了。雕梁画栋,亭台楼阁,让他不由得感叹这些商人的富有,与季府相比,青山镇的谢家简直就和自己以前住的土地庙没什么区别。

    不过刘启超并没有立刻进去的打算,他听到了一众道士的诵经声,他可不想和同行因为抢饭碗而发生冲突。因而在附近徘徊了半晌之后,刘启超便离开了朱雀街。

    千鹤道长是济州三惠山同罗观的住持,早年曾在茅山待过一阵,属于带艺投师的外门弟子。后来来到济州在三惠山建了同罗观,打出的旗号就是“茅山弟子”。这些年来茅山异军突起,一统江南东道诸多道门,势力之盛直追道家祖庭所在的龙虎山与昔日太宗御赐“道门第一”牌匾的武当山。故而很多曾在茅山待过的游方道士都自称“茅山弟子”。

    季家家主季兴瑞派人来邀请自己到府驱邪镇鬼,着实让千鹤道长有些吃惊,他早就听说季府闹鬼之事,请了法师都没用,反而死的死,疯的疯。在他看来,以季家的势力,就算请来崂山掌教或是泰山岳尊观住持,普济寺方丈都不在话下,为何他会请自己来,难道是因为自己是茅山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