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第1204章

        京都延寿县。

        此县地处京都地界,通关要道。

        凡是北方来的运粮队,皆要经过延寿县。

        相应的,运往南方的粮食,七成也要经过延寿县中转。

        自古以来,延寿县就是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中转站。

        更有“大梁粮仓”之美誉。

        也正因此,凡是北方粮商,都要在延寿县谋得一席之地。

        只要在这站稳了脚跟,便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可南下,退可北上。

        延寿县北街,东西向长度不过六十余丈,却坐落着十几家粮号。

        而且这些粮号,在北方都是数得上名的大粮商。

        秦氏粮号入驻延寿县最晚,凡是好地角,都已经被其他粮号占去。

        因此,秦氏粮号位于整条北街最东面,已经算是“犄角旮旯”了。

        但秦氏粮号的生意,却比其他粮号加在一起,还要红火。

        不为别的,只因秦氏粮号,平价收粮,平价出售。

        只赚取微薄利润,绝不压完上家,压下家。

        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粮食价格多高,最后都要由老百姓买单。

        “各位东家,今天只收五千斤粮食,种类不限。”

        “其余没排上队的东家,只能明儿赶早了。”

        秦氏商号代掌柜蔺梓怡,站在商号大门外,主持着现场的秩序。

        年芳十九的蔺梓怡,虽精通商贾之道,但多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地独当一面。

        自从半个月前,父亲蔺齐海病倒,手下又无可用之人,蔺梓怡只能硬着头皮接下重担。

        好在账房那边,有几个靠得住的老先生,为蔺梓怡分摊了不少压力。

        蔺梓怡像往常一样,给出限额,指挥着各路粮商,有序交易。

        结果现场还是引发了一阵骚乱。

        几个北方来的粮商,怨气极深,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起来。

        “前天限一万,昨日限八千,今天更过分,居然限额五千斤!”

        “我一人运来的粮食,就不止五千斤!”

        “若不是听闻秦氏粮号,平价收售,我等岂会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这秦氏商号,太过分了,分明是耍我们玩!”

        “我们走!回去告诉其他粮商,再也别和秦氏粮号做生意,不然被怎么坑死的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