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虚与委蛇



    此时朝鲜,皇太极正率领清军围攻南汉山城,朝鲜的各路勤王军队都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幸亏城内有三万辽东士卒相助,否则只怕南汉山城已经被皇太极攻破。

    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

    今日李倧又带着手下大臣尹集、吴达济数人,爬上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喟然长叹,双目流泪不止。

    尹集连声劝道:“大王勿忧,明朝三万天兵此刻就在我南汉山城内,清兵虽然野蛮,但我朝鲜君臣上下一心,清兵休想攻破我南汉山城!”

    李倧摇摇头:“本王非是忧心南汉山城,而是担心天朝,清兵大将阿济格率十万大军入关,若是天朝不敌,就算是我南汉山城能守住又有何意义?能守三月,难道还能守三年吗?”

    群臣皆默然不语,唯有尹集高声道:“若是南汉山城守不住,臣便提三尺青锋战死在此,杀身成仁,我朝鲜素有小中华之称,臣又岂能见朝鲜沦为清朝蛮夷之藩属,唯有一死以报君父!”

    李倧激动的抓住尹集的衣袖,连声说道:“尹卿请看,清军此刻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本王,令本王出城投降!这是清军送进来的密信,请诸位卿家过目!”

    尹集等人接过密信翻看,不由得大骂出声:“清朝果真是狼子野心,居然要我朝鲜成为清朝的附属国。还要将王长子送往沈阳长住,更要命我朝轮流择质子派往清朝。还要我们岁贡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白苎布两千匹、各色绵细两万匹、各色细麻布八百匹、各色细布万匹、米十万包!清朝这样征索,如此一来我朝百姓必定深受其困,到时候只怕大王在朝内百姓心中权威一落千丈,长久以来国将不国啊!大王切不可听信清朝之言,背弃君父!”

    “尹大人所言甚是,如今我南汉山城全靠三万天兵才能守住,大王若是答应清朝,无疑是出卖天朝,只怕会引发天朝震怒!”吴达济连连劝道。

    李倧郑重道:“本王岂能向投降清朝,本王只是意欲向清朝虚与委蛇,以此迷惑清军,使其减缓攻势,不知尹卿意下如何?”

    朝鲜党政比起明朝还有严重,而且又有明朝在后隐隐操控,皇权早已旁落在大臣之手,光海君就是被南人党支持的李倧发动政变废除。李倧其实并不像与清朝对抗,只是外有明朝,内有士大夫,他根本不敢流露出半分向清朝考虑的痕迹,否则光海君就是他的前例。

    尹集与吴达济听闻李倧此言,对视一眼,沉吟片刻向李倧说道:“大王此言甚善,只是此计当先与祖总兵商议!”

    李倧点头应是:“当然,如今祖总兵总督兵务,当然得先告知祖总兵!”

    于是尹集等人又请来明军总兵祖大寿相商。

    祖家世袭明朝宁远卫军职并不断提升,成为宁远望族,祖大寿作为辽东将门中的一员悍将,身为总兵,经历过几乎所有明军与清朝的战事,虽说已经隐隐有军阀之像,当年崇祯皇帝将袁崇焕下狱问罪,祖大寿率部东走,后来袁崇焕写信招回祖大寿,孙承宗也遣使抚慰,请祖大寿立功赎袁崇焕之罪,祖大寿这才回到了关内。

    但总得来讲比起吴三桂这类的辽东武将来讲,还算是忠诚。

    辽东将门坑人是坑出名的,他们不光坑外人,连坑起自己亲戚来都毫不手软。

    大凌河解围之战时,数万浙江、四川明军企图救辽东军突围,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在交战之前突然指挥所部将士向后转进,不光将来救他们脱困的明军全部卖掉,还使祖大寿陷入重围。

    而且祖大寿又在锦州被困,洪承畴率洪军、秦兵明朝最后的精锐来援,在松山与清军决战,又是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临阵脱逃,导致洪承畴兵败,而祖大寿在坚守锦州孤城一年之后再次断粮,最后不得不出城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