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2章



第1812章

        诗词大会第二轮初赛在七日后。

        距离殿试开始还有九天。

        也就是说初赛会在殿试之前举行,如果继续以现在的的热度持续下去,想要改变舆论走向会很困难。

        要中途停止诗词大会是不可能的,只有想办法尽力去挽回。

        首先,作为评委要尽可能去引导舆论,让舆论朝着科举的方向去引。

        给科举树立一个正面的立场,让观众和选手都认同科举的制度。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所有的评委都在刻意朝着反方向去引导。

        比如刻意去推崇一位中途献唱的歌女,用一些激进言论去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这些成名已久的老家伙,手头的能量可是不小。

        白宋还真就小看了他们。

        这些老家伙一个个都是人精,十分擅长话术,要引导什么舆论根本不需要自己开口,只需要一点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能引起一场运动。

        要控制好舆论走向,首先就要要控制好出场的评委。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至少先要让评委明确一个态度,要把话题引向科举,并且往好的方向去说。

        想法是很简单,要实施起来就会很难。

        科举推行本身对士族就是巨大的压制,哪怕是圣人,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他们会如何选择?

        更何况背后还有一个藏在黑暗中的干预者。

        白宋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虞季,虞季也觉得事情有些的难办。

        但虞季倒是有个办法:“要是能说动爷爷出面,或许事情能有转机。”

        让虞老出面帮白宋说情?

        找谁去说?

        “秦老与爷爷乃是至交,秦老又是长安名门的大人物,秦氏在此已有三百余年,能说动秦老在诗会上为科举说话,相信百姓会对科举另眼相待,而皇上自然也会高兴许多。即便不能彻底改变当下的局面,也不至于会怪罪与你。”虞季解释。

        “可有把握?”

        虞季摇头:“没有把握,不单是秦老那边不知道能不能说动,单单是爷爷那里就都不好过关。”

        “为何?”

        “因为爷爷也是反对科举的,故而才只让我学,却不让我去考。我只能给你提个建议,能不能成,就看你自己了的。”

        白宋点了点头,这好歹算是有了个方向。

        有了方向,白宋便和虞季一起去虞老隐居的乡下找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