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第1752章

        香儿回答:“坊间出了一首的难得的佳作,现在长安城的文人都把此作当成了你家兄长的唯一对手。”

        “还有这等奇事?”白柔也拿过诗稿,看了一遍。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诗怎么老气横秋的?是一位年轻公子所作?我看不像啊......”

        问题出现了。

        饮酒的意境跟虞季的年纪和阅历完全不符。

        连白柔都能瞧出问题来,相信城中文人都能看出来。

        白宋也是一眼就看出了整个漏洞。

        但白宋却是不得不佩服虞季的高明之处。

        一本诗词精选是白宋凭借记忆和空间兑换的唐诗宋词各种古本结合挑选而成。

        足足五六百首作品。

        虞季第一首选择了《饮酒》,看似与其身份阅历不符,但实际却是最符合此人人设的一首。

        因为虞季的爷爷是虞世南。

        虞世南刚刚告老还乡,留下孙儿和孙女在长安城中谋求官路。

        半年时间,虞季苦求无门,至今没有个差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虞季写下《饮酒》,用的是虞世南虞老的口吻。

        原作写的是隐世和超脱,是心境的开放,和与自身的和解。

        虞季一字不动,结合自身经历,写的却成了一种反讽,写爷爷告老还乡后的生活,讽刺自己一身才学不得门路报国。

        从意境来看,虞季已经超越了原作。

        原作些自己。

        虞季写他人。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

        写自己容易。

        写他人困难。

        但写他人远是比写自己更高级的创作手段。

        没有真正本事的人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感觉来。

        从第一次的选诗,白宋看出了虞季是个天才。

        放眼千年,他从中选出了一首最适合自己的作品。

        没有人回去怀疑他的年纪和本身作品的关系。

        想到这一层的人,只会更加佩服虞季的能力。

        《饮酒》一出。

        虞季彻底火了。

        尽管他只是在一个小小的游园会上,往来的也不过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