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义亲



有些念头一旦开了一个头,就会止不住地往下思考。

        虽知自家叔父为官数十年,如今身居高位,未必看得上如今还毫无功名建树的柳湘莲,可王熙凤就是忍不住去想。

        叔叔以武出身,在武官上算是做到顶了,她不大通官场上的事,可猜也能猜到,叔叔要再往前一步只怕没那么容易了。

        叔叔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女儿。堂妹今年及笄,正是说人家的时候。她上回到叔叔家去,听婶子说正愁给堂妹相看人家。叔叔有心,必要择一个好女婿出来——家世要好,人物要好,还最好是文武全才,能帮上叔叔忙的。

        余下王家族人虽多,却没有几个叔叔能看得上眼的,唯有一个堂侄王信带在身边,帮忙打理些家务。

        她亲哥哥王仁去年来京,也住在叔叔家里,可就算王仁是她亲哥哥,她也只能承认,王仁在为人处世上还不及王信,也怨不得叔叔不提拔他。[注]

        这么一算,叔叔在军中自有旧部,在朝中也有亲近的同僚下属,并不缺人,却少真正的自家人。

        柳湘莲当然不能算王家人,可若他能让叔叔认他为义子呢?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王熙凤就下意识否认了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她还是顺着想下去了。

        真论起来,柳湘莲的出身并不算低。柳家如今不成了,五十年前他曾祖、祖父却都有爵位。他曾祖是三品将军,祖父也恩袭了三品将军。可惜柳家人口着实不盛,子嗣又皆不成器。恩袭的爵位没了,御赐的宅子和田庄被收回,柳家就一年一年没落到了如今的地步。[注]

        想到这里时,王熙凤不禁从柳家想到了贾家和王家。

        贾家一门双国公,听起来威势赫赫,宫里还有娘娘,可宁国府的爵位到贾珍身上就没了,荣国府的爵位到贾琏身上也没了。[注]

        她虽不管外头的帐,可不必算她也知道,贾家内囊早就尽上来了,亏空还越来越大。有时各处银钱不凑手,她管着家,不肯让人说她没本事,管家闹出亏空来,或是“把家私都搬到娘家去了”,便拿出私房来贴补。这几年一总算下来,统共也贴出去上万银子了。

        王熙凤从前只道钱没了还能赚回来,叫众人都心服才最紧要,现在却只觉得自己从前真是傻得透顶。

        王家开国时只是县伯,贾家袭爵四代,王家只有两代。至她父亲,是上皇额外开恩,才又加袭了一代,也只有二等男而已。

        王家如今是不靠着爵位,全靠叔叔,可若叔叔一旦出事,王家后继无人,和贾家岂不就要步柳家的后尘?

        贾家将来如何,王熙凤是不想管了。

        她算看透了,她这些年能在贾家活得还算舒心,至少一半儿是靠娘家。

        就算有什么好打算,从今往后,她也得先想着王家,想着她自己。

        叔叔婶子多年无子,堂妹出生之前抱了她去养活几年,她从五六岁到出阁之前全是住在叔叔家里,叔叔婶子看她和亲女儿也差不多,连她的嫁妆都有一大半是叔叔婶子给她预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