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既然接到了圣旨,太子自然不能继续留在汝宁府。

        不管他心中是怎么想的,只能将赈灾的事务都交到朝廷新派来赈灾的官员手上。

        谢之缙还不能离开,但沈伯文不能让不相干的人发现他不在诏狱,而在千里之外的汝宁府,因而也随太子一道回京。

        太子毕竟是太子,即便被召回京都,也不是犯人,因而该有的出行规格还是尽有的,在马车里多带个人当然不成问题。

        马车中,李煦与沈伯文对坐,中间的小桌上放着棋盘。

        太子此时心情不算好,父皇突然下旨将他召回京都,这让他心中的那根弦登时拉紧,他是被作为储君培养的,不会不明白此举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父皇对他不那么信任了。

        “沈大人。”

        李煦抬起头看向沈伯文,问道:“你怎么看这件事。”

        这件事,自然是眼前这件事。

        其实沈伯文并不能算作他的亲信,对方入仕的时候,他身边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但在这件案子上,他们也算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此时也没有旁人,他也想听听对方的看法。

        沈伯文方才也在想事,此时闻言,便知太子是想问什么,天下父子的关系他不予评论,只就事论事:“殿下与我们都明白,赈灾粮食被烧,是有奸人作祟。”

        太子听得认真,然而沈伯文下一句话便转了话头:“但在与殿下不对付的人看来,还有另一中可能。”

        “什么可能?”太子不由得追问起来。

        沈伯文顿了顿,才道:“若是有人认为臣在自导自演,专门设计了赈灾粮食被换的戏码,目的便是将真正的粮食过了明路送到殿下手上,然后此时仓库的粮食被烧毁,殿下以为那人会怎么想?”

        “会觉得我们合起伙来,把真正的粮食替换成了劣粮,这一把火少了劣粮,好粮被孤换走,正好有沈大人先前打好的招呼,最后把罪责都推到原先准备好的替罪羊身上。”

        太子面色微沉,闭了闭眼睛,不再开口说话了。

        他心中不愿意父皇是这么想自己的,但除了这样的猜测,他实在想不出为何不让自己在汝宁查明真相,反而要把他召回去,他不担心案情,只担心父皇对自己的态度。

        他不说话,沈伯文亦是如此,不过他面色温煦,望着棋盘不语,虽然要回京坐一回真正的诏狱牢房,不过他心中却没有多少紧张的情绪,回忆起这些天的进展,他拈起一颗白子,在手中摩挲着。

        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便见招拆招吧。

        ……

        牟指挥使亲自带着沈伯文进了诏狱。

        诏狱很出名,虽然是不好的名头,里面光线不好,十分昏暗,沈伯文刚一进来,鼻端便嗅到一股血腥气,突然从光亮的地方进来,过了一会儿才适应,看清周围的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