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第二十八章-第2/5页





        ……他们怎么看?

        蒯越是人情世故极精明的人,蔡瑁是襄阳大族出身,蔡讽之子,与曹操有旧。

        但他们谁也说不出让刘表出兵联合曹操,共同讨伐刘备的话。

        刘表不擅征战,曹操领兵之高明远胜于他,却又为刘备所破。刘备麾下既有关张陆赵这般猛将,他自己又是个十分擅长冲锋陷阵的统帅,荆州如何能与之抗衡呢?

        而最关键的是——刘表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

        曹操是断然不肯将南阳重新让与他的。

        但刘表内心又十分纠结于三兴炎汉的是刘备而不是他。

        ……所以这不是一个完全由利益引发的问题,自然也就不能选那些高成本的计谋。

        “曹公既有书信,劝主公不必发兵,只要屯兵安众以南,便可阻扰刘玄德,”蔡瑁说道,“主公以为如何呢?”

        “到底是我的宗室兄弟,”刘表摇了摇头,“我与外人联合,而来阻绝他,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

        他这样说的时候,眼帘轻轻地垂了下去,显得忧伤愁苦极了。

        刘表好用权术,但在这些攻城略地的枭雄面前,什么权术能有用呢?

        “主公不如写信给江东孙策,劝其攻伐刘备?”

        蔡瑁刚刚说出这句话,立刻就暗自懊恼起来。

        果然刘表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德珪欲令我杀其父而用其子否?”

        ……孙坚死在刘表手里,因而两家有杀父之仇,想结盟就不太容易。

        但荆州这么个地方,四面的邻居就这么几个,想要北拒刘备,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张绣如何了?”刘表突然问道。

        “他?”蔡瑁立刻小心回道,“他前番数次攻伐宛城,折损了不少兵将,因此据阳安招募兵卒,一时尚须操练……”

        刘表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突然骂了一句:

        “无用之辈!”

        蔡瑁额头沁出了一粒汗珠,但他是个极机警的人,不曾以袖拭汗,以免引起刘表警觉。

        他虽督了张绣几个月的军,催他攻伐宛城,但张绣根本没去。

        ——说“根本”没去也不对,张绣还是派了一部人马去宛城下试了试的。

        秦汉时“一部”就是一千人,听起来也算是浩浩荡荡,金鼓旌旗都齐全的。

        ……但后来又有信传来,说领军的部司马兵出阳安三十里后便驻扎下来,只派了一曲的兵卒去。

        “一曲”是二百人,这阳奉阴违得就有点狠了,大概就只有百十来个刀手,再来三五十的矛兵和弓手,再打两面旗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