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三十四章-第2/4页





        但王允不同意,哪怕吕布如何相劝,王允始终没有下达那道赦书。

        “他们原本就是有罪的。”

        天光照进了王允的书房之中,之所以不在客室里招待吕布,是因为王司徒实在太忙了。他有许多公文要看,有许多批复要写,因此无暇如以往那般,气度高华,怡然洒脱地为他斟一碗茶。

        但这位老人的态度仍然是和蔼的——和蔼,但并不退步。

        “奉先细想,牛辅是何等人,他手下的李郭之辈,又是何等人?而今我欲同关东结好,他却劫掠陈留颍川,杀略男女,所过之处,竟无复遗类!”

        说到此处时,王允的声音不觉提高了一点,他那没有掩盖得很好的愤怒也流露了出来。

        “纵使如此,”吕布说道,“他们手中有兵。”

        “天子岂无兵戎护卫?”王允立即反驳道,“徐荣等人既已归顺,牛辅又已伏诛,我为何要赦免那等恶徒?”

        长安自然是有禁军的,当初雒阳的西园八军被董卓带了过来,现下分给皇甫嵩一部分,朱儁一部分,确实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况且吕布也有几千并州兵,这的确不错。但吕布心中仍然感到不安,准确说来,他心中的焦灼远比“不安”要严重,他甚至已经数日未曾安眠。

        李傕郭汜是董卓早年带出来的亲信,他们也许御下不严,为人凶暴,犯了许多人神共愤之事,但他们手中掌握着西凉一支重骑兵,以及万余步兵,这数万西凉兵的战斗力绝非禁军能比。

        哪怕是吕布与张辽站在并州军的立场上,轻飘飘地说几句西凉人如何不习教练,他们都是令人胆寒的一支军队。

        既无道义,又不畏死。

        这是一头野兽,应当小心安抚,待其为朝廷的金帛封赏所贿,彻底归顺后,才能春风细雨,将这支西凉军慢慢分化掉。

        吕布设身处地的想了一想,如果他是李郭,他会如何……

        “奉先不必忧虑,”王允将一封公文写完之后,将笔置于一旁,“天下岂有敢与朝廷抗衡者?此等国贼,天下共讨之,天下共诛之!”

        未干的墨迹与这位老人的身姿一般,刚劲而有力,带着绝不屈服的傲气,明晃晃地落在吕布眼中,让他忽然为自己之前的选择恍惚了一瞬。

        “天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天下”又有多少兵马?就算“天下”真是有公义的,待这份“公义”变成兵马,来到长安城下勤王救驾时,这座大汉旧都又成了什么样子?

        “司徒当真不愿下赦书吗?”他最后一次试探着开口。

        王允冷笑了起来,“以他们犯下的罪行而论,我若下赦书,恐怕他们更会生疑,不如令他们回到长安来请罪受罚,到时为了安抚西凉人,朝廷自然会留他们不死。”

        不,这不对。吕布想,如果换做是他,他根本不会手握数万兵马时心甘情愿来长安受罚。

        也许李傕郭汜军中当有一个口才极佳,心中又有公道正义之人将这番道理讲给李郭等人听,令他们至长安请罪,又或者各自散去。此人不仅要熟悉军旅之事,还要出身世家,有良、平之才。若当真如此,则吕布也会不吝赞叹一句,天命果在大汉,关中数十万黎民,以及长安城的公卿百姓,皆感此人活命之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