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胡昭一语惊众人,李立逞强试骑射 上



    却说灵帝金殿朝议,决意北击鲜卑,原本是遣臧旻、夏育二人领兵出征,后经王甫一番劝导,重新任命前护羌校尉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与臧旻、夏育二人一道领兵,只待开春之后,分三路出击北胡。灵帝诏令既下,朝廷各部府衙紧急清点钱粮,并征调三河骑士、关西精锐北上,联同北疆各处边军合兵出击,只是这一切显得有些匆忙。而天下百姓也是为之震动,议论纷纷,大多是翘首以盼,群情振奋,却也有人摇头哀叹,落寞失望。

    这日深夜,王甫回府后,听下人说田晏正在偏厅等候,自得一笑,好似早有所料,当即前往相见。

    “王公辛苦了,不知此番情况如何?”,王甫刚一进门,便有一人上前恭维施礼说着,此人正是王甫今日向灵帝举荐的田晏,此前因犯错被罚。

    “杂家既然应承了你,自会办妥。你不知我等耗费多少口舌,才使得陛下决心出征鲜卑;还有,陛下已恩准你领兵出征,明日便加封你为破鲜卑中郎将,与夏育和臧旻二人共同领兵,杂家等为了你所托之事,可谓尽心尽力!”

    田晏当即迎前笑道:“嘿嘿,有劳王公,在下早已备好些许礼品,不成敬意”。

    说完,田晏拍拍手,让人抬上几口大箱子,王甫见此两眼放光,走至木箱前,随手打开一口箱子,只见屋内一时珠光宝气,璀璨夺目,王甫笑道:“田将军,太客气了,啧啧!”

    田晏笑道:“应该的,应该的,王公为国辛劳,应得,应得,呵呵!”

    很快,田晏就道别王甫,离开了王府,带着随从往府中前去。

    田晏走后,王甫正翻着一箱一箱的珠宝,这时下人来报,说是何进派人送礼来了,王甫嘴角一瞥,自言自语道:“这个杀猪屠夫,倒还识时务,啧啧”,又让下人照单全收。

    “将军,此等阉人真让人恶心至极,某真想一刀砍了这怪物”,田晏随从想起王甫那副嘴脸,将自己等人辛辛苦苦用命换来的金银,全部收下,不由气道。

    “不要说了,某家何尝不憎恨这些阉人,怎奈现今宦官当权,段大人也不得不依靠宦官,更何况我等,罢了,明日我等尽早北上,点阅兵马,做好北伐准备,你也莫要再念叨此事了!”,田晏说完,举鞭打马,往府中赶去。

    朝廷征召精勇,欲北伐鲜卑,诏令一出,沉寂已久的士人儒生再度热议起来。此时,颍川郡阳翟县,一处酒肆之中,人声鼎沸,一群儒生正相互考校,聊的热火朝天,其中就有因朝堂昏聩,一怒之下辞官而去的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为人清雅,不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而且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乃当世名士,于颍川一带甚有名望,被庞德公誉为“水镜先生”。

    “方今宦官当权,荼毒忠良,我等熟读百经,却无能为力,着实可恼,可恨、可叹”,司马徽想起党锢之祸,不由恼恨异常。

    “呵呵,德操不必如此气恼,诸位皆身怀大才,只是未有机遇,不过我坚信邪不胜正,终有云雾散尽之日,到时清风徐徐,天下贤良尽可入朝为政,共创盛世”,司马徽话音方落,在座诸儒顿感落寞,一旁的庞德公见此,紧忙出言劝慰道。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乃荆襄隐士,才学渊博,享誉士林,却淡薄名利,不愿为官,常年隐居乡野,与妻小居住于岘山南沔水的鱼梁洲岛上,以耕作为业,闲暇之余,读书操琴自娱,一家子其乐融融,几十年从未踏入州城半步。

    司马徽小庞德公十岁,敬佩庞德公才学,视若兄长,称庞德公称为“庞公”,“庞公”之名由此而来,而庞德公也极为赞誉司马徽才干,称其为“水镜先生”,司马徽因而得此美名。

    这庞德公虽隐居山野,却也喜好交友,饮酒畅谈,与荆襄、颍川一带的名士亲密友善,过往颇多,如襄阳名士黄承彦。

    黄承彦,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南郡大士蔡讽之婿,所来往者就是世家名士。而蔡家乃是荆州大族,蔡讽之姐乃张温之妻,长女嫁于黄承彦为妻,有子蔡瑁,父子皆有才干,知晓兵法,精研水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