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上荒县城-第2/3页





        早上出发,中午过一点就来到上荒县地界,当地县令早就带人在路边候着了。

        北荒郡里面的县可和大越的县完全不同,这里面的县令都由安北候府安排任命,所以安北候才是这里的朝廷啊。

        县令姓韩,叫韩铁柱,很淳朴的名字。

        韩县令一见杨玄维下马,连忙上前弯腰见礼说:

        “下官韩铁柱见过侯爷。”

        杨玄维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虽然同样是韩铁柱,好在不叫韩立啊,不然那就搞笑了。

        韩县令看着一脸古怪笑容的小侯爷,忐忑地说了句:“侯爷”。

        杨玄维回过神来连忙说:“韩县令免礼吧”

        寒暄过后,韩县令就带着杨玄维等人往上荒县城里面去,在衙门后院里面杨玄维坐在首座,陈先生是不喜欢热闹的,早就带着小蛮去小院休息了。

        衙门下面的人赶忙招呼亲卫队和杨业带来的士兵吃饭休息,让人喂养马匹等等。

        这边杨玄维坐在首座,其他四人都站着。

        杨玄维笑了一下,现在不是公务状态,先入座一起吃饭吧。

        有了侯爷的吩咐,杨成杨业韩县令才分别入座,小福在杨玄维傍边的小几上坐着好方便服侍杨小侯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韩县令第一个开口到:

        “下官为上荒县城的学子多谢侯爷”。

        杨玄维的教育大计虽然未正式公布,但是建学舍等措施肯定得各地配合,所以三县县令肯定得提前通知到。

        杨玄维套用光伯他们脑补的说词说到:

        “我也是为了推进我们北荒郡的科举大业,韩县令不用客气”。

        韩县令感动地说“我从科举走过来,知道学子的艰辛,侯爷此举可是功德无量啊”。

        然后韩县令说了一通自已做学生时代的辛苦,这位韩县令和北荒郡科举出来的大官工部侍郎还是兄弟,两兄弟出身并不算好,但托历代安北候的福,北荒郡的税收根本不多,百姓负担不重,所以家里才有钱供两兄弟读书。

        但读书花销还是挺大的,所以求学时期两兄弟过的苦哈哈的。后来两人去京师赴考都中了进士,只不过韩铜柱比较好命被选进了朝廷,铁柱在京师坐了一年冷板凳,始终没有馆选上,最后回北荒郡了,老侯爷看这人还有点才能就打发他到上荒县做县令了。

        韩县令做的还是不错,无论劝农还是管理各方面都搞的不错。

        作为安北候,杨玄维照例问了问韩铁柱上荒县现状态。

        “托侯爷福,今年上荒县风调雨顺,粮食大增,老百姓日子过的不错,侯爷过年时候的福利政策也让老百姓和全体官吏都极为开心和感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