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飞蛾扑火



    这一届仅剩的一棵硕果姚荣观见此情形,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连累到自己身上。

    本来照他的性子,在杜锦宁和齐慕远来收拾东西的时候,肯定要说两句得意的酸话的。但因为担心落入皇上眼里,他竟然躲在屋里不出来,连相送都没有。

    杜锦宁和齐慕远都是要做大事的人,哪里在乎这些人?收拾了东西跟邓易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这呆了一个月的翰林院。

    倒是邓易老江湖,对两人还挺客气,与魏通、陶文居三人把杜锦宁一直送出了翰林院大院,这才回了各自的屋里做事,没敢对此事有半句议论。

    这件事,赵晤、齐慕远、杜锦宁、齐慕远几个当事知情人自然心知肚明;其他人是事不关已,议论两句就作罢了。关嘉泽、梁先宽等人闻讯赶来,得知是他们自己所求之后,便也没多说什么了。

    唯有鲁国长公主,听说杜锦宁被外派去了外地做个小官,当即还以为是母亲使的手段,自责得不行。她又不敢去找郑太后闹,打听到赵晤那里没大臣,就直接闯了进去。

    “皇兄,您为何要把杜锦宁派遣到外地去?他怎么得罪你了?”

    赵晤很是诧异。赵明月想嫁给杜锦宁,而郑太后不允的事,他并不知晓。

    一想他就觉得不对了:“这跟你有何关系?”

    赵明月差点就想求哥哥给自己和杜锦宁赐婚了。

    但一想这事哥哥肯定不敢擅自作主,一定还是会回头问过母亲,到时候再惹来母亲大怒就不妙了,没准她就不管不顾地给自己胡乱指一门亲事,那样的话事情就没办法挽回了。

    这么一想,她也不敢造次,扯了个理由道:“五皇兄不是跟杜锦宁交情很好吗?我听他多次赞过杜锦宁有才,所以才来问一问。”

    见赵晤注视着自己,满脸的不信,她只得半真半假地一跺脚,道:“外面传那《种田记》如何如何,我便让人偷偷买来看了嘛。所以听说杜锦宁被遣,就关心一下,没什么了。”

    这个理由倒是站得住脚。

    赵晤自己看了那话本,对作者也是佩服得紧,也曾对作者产生过仰慕的心。赵明月因为喜欢话本而来帮话本的作者说话,这也不是不可能。

    对外不提拔杜锦宁和齐慕远的品阶是因为担心世家察觉到他对两人的看重而进行打压,对于自己的妹妹,他自然是没什么不能说的。

    他道:“他没有得罪我。去外地任农官,是他自己要求的。”

    赵明月不信:“怎么可能?难道他就不知道在翰林院呆三年意味着什么吗?”

    赵晤叹道:“这世上,总有那种才华横溢却又心志坚定的人,一心奔着自己的目标前行,百折而不挠的。我对他们,唯有敬佩,不敢有半分轻慢之心。”

    赵明月虽不知哥哥这话具体指什么,但也能从中听出,杜锦宁确实不是因为得罪了赵晤而被外放,反而因为请求外放得了赵晤的敬重。

    她沉默了片刻,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没说,只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我不打扰您做事了,先回去了。”她朝赵晤笑了笑,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赵晤自登基以来,日以继夜,只觉有无数政务等着自己处理,常常连后宫都懒得去。妹妹的事有母亲作主,他无暇多想,低下头去又继续批改折子。

    赵明月想着杜锦宁就要到外地做官了,而自己的年纪渐大,最迟到年底,母亲肯定会给她指一个陌生人嫁了,两人注定要行同陌路。想起两人两次相见时的情景,再想到嫁给别人的情形,她一咬牙,准备兵行险着。

    她指使自己的大宫女:“上次让王威传话给纪家,叫她们经常去杜府,打探杜家的消息,不知打探得如何了。你叫他去问问,不管有没有消息都来回禀一声。”

    大宫女无奈地去了。

    半个时辰后她回来,道::“公主,纪夫人和纪姑娘去过杜家好几次了,但杜夫人说话滴水不漏,那位陈立姑娘似乎也得了叮嘱,开始时还说些家里的事,后来纪姑娘再去,不管问什么她都一问摆头三不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