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是妖孽好么?



    杜锦宁用牙签叉起桌上的一块五香豆干,问齐伯昆:“这是什么?”她知道齐伯昆不喜欢甜食,却喜欢卤豆干,这是特意给他带的。

    齐伯昆并不觉得杜锦宁这幼稚的问题是唐突他老人家,很认真地回答道:“豆干。”

    “那么,黄豆就是初级产品,它是庄户人家从地里种出来的。如果说一斤黄豆能卖五十文钱;那么一斤黄豆做成多少斤豆干,能卖多少钱呢?”

    齐伯昆想了想,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干脆转头对齐慕远道:“去,把厨房里的厨娘叫来。”

    齐慕远正听两人说话听得起劲呢,哪里肯错过这么精彩的内容?但祖父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

    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跟岸上的下人吩咐了一声,便又重新回到湖心小亭,速度之快,令齐伯昆和杜锦宁瞠目结舌。

    杜锦宁默默地闭上了嘴。

    想当初,她娘陈氏和姐姐们就是靠做豆干支撑起最困难的时光的。这些豆干还是她们杜家的秘方,后来送给杜方菲的婆婆谢氏去做,现在成了许家的点心铺子玉馔斋的特色产品。对于一斤黄豆能做多少豆干,获得多少利润,她再清楚不过了,根本不用去问厨娘。

    她刚才问那话,不过是引起思考的一种手段,根本就不是向齐伯昆索要答案。

    可齐家祖孙似乎忘了这一点。

    “继续,你们继续。”齐慕远见杜锦宁不说话,连忙做了个手势。

    他正听得上瘾呢。

    齐伯昆跟杜锦宁对视一眼,不由笑了起来。

    杜锦宁干脆吊他胃口:“等厨娘来,不急。”

    齐伯昆心里虽然着急,却也喜欢逗孙子,便也点头道:“对,不急。”

    齐慕远瞪了祖父一眼,想了想,又瞪了杜锦宁一眼,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坐下来,也吃起豆干来。

    不一会儿,厨娘来了,齐伯昆问她道;“一斤黄豆能做多少豆干?利润有多少?”

    厨娘还以为老太爷想吃什么东西,特地叫她来吩咐呢。

    一听问的是这个,她愣了一愣方才道:“豆干?这个奴婢没有做过。”

    看到齐伯昆沉下脸来,似乎很不高兴,大少爷也一脸失望的样子,厨娘想了想,忙道:“一斤黄豆做多少豆腐我知道,奴婢娘家以前就是做豆腐卖的。”

    齐伯昆的脸色这才好些,道:“那你说说。”

    “奴婢家做的是嫩豆腐,一斤黄豆能出五斤左右的豆腐,利润大概是十五文钱。这还不算做豆腐剩出来的豆渣和油皮。”

    齐伯昆便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点点头,表示同意厨娘的话。

    她道:“黄豆是农产品,而用黄豆做出来的豆腐就是农副产品。那么这其中所创造的利润,就是农产品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里包括做豆腐的人工、技术以及动力消耗等。”杜锦宁道,“庄户人家把黄豆卖给豆腐坊的时候,咱们要收一次税;等豆腐坊将做好的豆腐售卖出来的时候,咱们又收一次税,而且所收的税比卖黄豆时要高。由此可见加工业和商品流通的重要性。所以咱们不光要重商,还要重工,如此,咱们才不会被世家扼住喉咙,被他们所控制。”

    “要是世家也行商呢?齐伯昆道。

    “那岂不是更好?”杜锦宁笑道,“其实就算朝庭重农抑商,世家也没有不行商的。您回头想想,哪个世家不开着各种铺子,再把田地里所出产的粮食进行再次售卖的,从而从中牟取暴利的?比如卖粮,庄户人家就直接把粮食卖给米铺;而世家则可以自己开米铺,这又赚了一层利润,还可以依据米价的高低进行居奇。所以朝堂抑商,不过是抑制了小老百姓。世家有的是空子可钻。”

    齐伯昆哑口无言。

    “你说的这些有些复杂,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甚大。你别急,且容我好好想想。”齐伯昆摆摆手,

    杜锦宁挑眉。

    影响能不大么?这已是社会形态的问题了,要让这个架空大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过渡,她容易么?

    “我只提出一些设想,算是抛砖引玉吧。这些想法是否能实施,具体如何实施,这就是齐爷爷你们这些肱骨之臣所要思考的了。如果齐爷爷没什么事,我就告辞了。”杜锦宁潇洒一揖,就打算撒丫子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