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作坊一观



    “还有一件事得劳烦章大哥。”杜锦宁转向章鸿文。

    “有什么事我能做的,你尽管说。”章鸿文十分期待地道。

    无论是茶馆还是书铺,都是靠着杜锦宁的话本、关嘉泽和齐慕远的资金与人脉开起来的,他却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跟在后面拿分红,这让他不好意思之余,心里也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就像杜锦宁的拖油瓶,跟着过来吃闲饭的。

    所以在他能力范围内能做一点事,他万分乐意。

    “咱们书院的藏书楼有许多书,是外面没有卖的。你找一些对科考有用、市面上却少见的书出来,然后在乙班挑两三个家境贫寒、为人老实、字又写得不错的学子,让他们抄了放到外面卖。”杜锦宁道。

    不待他们三人发问,她又道:“这件事,我问过山长了,他说没问题。”

    “没问题的。”关嘉泽接过话道,“咱们书院从来不敝帚自珍,藏书楼里的书都是随便学子们抄录的。有些家境不好又有头脑的学子,也会从藏书楼里抄些书拿出去卖。不过因为很难找到合意的买主,抄的人并不多。”

    “哪个学子抄过,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可以叫他来给咱们抄。否则咱们这样,就抢了别人的生意了。”杜锦宁道。

    关嘉泽摇摇头:“那人早已不在书院里念书了,考上了举人,到外地做县丞去了。”

    “哦。”杜锦宁点点头,转头对章鸿文道,“你只需挑出二十本左右,给他们抄,每本书只抄一遍。如果那本书卖出去了,再叫他们抄。别一下子抄多了。如果卖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这些书之所以外面不流通,也是因为不是科考必备书,受众比较小,否则严家书铺早叫人印了拿去卖了。受众既小,就有可能放在那里半年一年都遇不上对它感兴趣的买主,砸在手里亏了本。

    刚刚还因能为书铺帮上忙而兴奋的章鸿文,被杜锦宁这话说得顿时清醒了不少。

    他忙道:“我才念乙班,眼界也不开阔,并不知道哪些书有人看,哪些书没人看。要不……”他的目光往关嘉泽和齐慕远身上扫了扫,踌躇着要不要叫两人帮忙。

    齐慕远道:“你先挑,挑出来给我过目一下,我觉得可以就叫人抄。”

    他年纪并不大,学识却不比关嘉泽低,自是因为从小延名师教导的缘故。再加上他从京城来,眼界自不是这小县城里的人能比的。由他来挑书,自然要比章鸿文要强上许多。

    一听齐慕远要帮着挑书,姚书棋在一旁忙不迭地道:“这样好,这样好,到时候我就说,这些书是齐少爷挑出来、京城里的读书人都看的,到时候来求书的人肯定趋之若鹜。”

    看到齐慕远那有些微妙的表情,杜锦宁便不禁想笑。莫名其妙就被拿来打了一个广告,对于不爱出风头的齐慕远来说,这种滋味,想来酸爽得很。

    再瞥到章鸿文有些黯然地眸子,她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四个人里,齐慕远和关嘉泽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从小受到的教育不是章鸿文这种普通农家子能比的,他们每日要看的书类远比章鸿文要多得多,耳里听到父辈们谈论的事情,会让他们想得更远更深。而章鸿文,眼睛里只有科考的那几本教科书而已,连话本子都不敢多看一眼,唯恐考不上秀才,辜负了一家子省吃俭用才有的读书机会和殷切期望。

    而她自己,虽说看似成长环境跟章鸿文一样,年纪比他还小,但她上辈子所念的书,见的世面,经历过的种种,又岂能是眼前这几个少年能比的?

    因此,章鸿文不能与他们三人比肩,就再正常不过了。

    看完书铺,姚书棋陪着他们一起去了曹记书印。

    杜锦宁对这时代的印刷作坊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只是这种地方都不是随便就能进的。要不是姚书棋认得曹记的老板,他们又要跟曹记合作印这么多书,这地方他们还进不来。

    曹记书印听得守门人来报,派了一个叫曹方的人出来接待他们。

    “几位少爷这边请。”曹方领着他们入内,带着他们进入了一个区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