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品鉴-第2/2页





    “确实如此。”

    周老看他侃侃而谈,面露笑容,看来他的种种际遇,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功底。

    “大家可能都知道,唐伯虎的仕女图,很多都是愁眉苦脸、婉转哀怨的,这和眼前的这幅画有些不同,这幅画,显得明快了许多。或许,有人就凭这点认为这不是他的作品,而是后人伪作。其实不然,有一个时期,唐伯虎创作的特点,和这样的状态是能够对应的。

    在唐伯虎三十六岁的时候,娶了沈九娘,夫妻俩以卖字画为生,正如唐伯虎诗中所写的:‘闲来写幅丹青买,不使人间造孽钱’,他们用卖字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同甘共苦。

    三十七岁的时候,他用卖字画得来的钱,在姑苏城北桃花坞,建了一处简易的住所,起名‘桃花庵’,过起了平淡又清净的生活。后来不久,他们又有了一位可爱的女儿,取名为桃笙。”赵天明分析道。

    “没错!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唐伯虎的人生可以说是明朗的,是他少有的开心的日子之一,他在《桃花庵歌》中吟唱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正是这段隐逸知足生活的写照。

    可以看得出来,这幅画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或许,唐伯虎归隐桃花庵,很多人就认为他不再画春宫图了,引为遗憾,于是花了大价钱请他动笔,精心创作了这样一幅画,死后还用来陪葬。”

    周老对赵天明的见解非常满意,补充说道,临末,还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