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第1177章

        一群人在争论着。

        一群人在吵闹着。

        但这一群人,却是两天连夜了,依然在兴奋着。

        因为在场的人都知道,他们在做一件怎样的大事。

        这是可以改变龙炎的大事!

        是可以改变天下的大事!

        刘铮,青阳铄,也很兴奋。

        至少刘铮认为,如果说刚开始,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这些凉州的文人,才跟自己一起干。那现在,目前的他们,已经开始慢慢地,甚至是根深蒂固地,认同自己的观点了。

        认同自己的心学了。

        说明心学,在如今的龙炎,还是相当有市场的。

        一本书。

        一本书,就随着争论和观点上的碰撞,就这样被编写出来。

        结合王阳明的心学,以及王艮的心学,甚至还有王龙溪,罗念庵的心学。

        第一本,就是《理》!

        王阳明的“心即理”,王艮的认欲为理,王龙溪的“念”,罗念庵的格物致知,归寂主静。说起罗念庵来,这是继王艮之后,又一个心学大家,他的归寂主静重新阐释了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义。被称为得王阳明真传,补救心学之弊的功臣。

        第二本,就是《无经》!

        这个上一章已经说过了。颠覆儒学的经典,颠覆经典在他们眼中就是神圣无比的观念。崇尚无经,天地之理,为经,人伦社会为经。这本,其实是对王阳明心学的一大补充,为什么这么说呢?王阳明以及他的弟子,归根结底,思想观念,都崇尚无欲无求。这种虚无缥缈的心学,其实是脱离社会化的。

        所以为什么王艮的实践出真知那般可贵,就是这样。

        刘铮想给心学,补充一些社会化。

        他认为,实践才是考验任何真理的唯一途径。

        所以。

        无经,并非真的无经!

        经,便是人伦,便是社会,便是与时俱进,而不是一种固定的东西!

        第三本,便是《知行合一》,或者可以说是经过改良之后的《行知合一》,理和行,相辅相成,互相佐证!

        第四本,便是《致良知》!

        致良知,崇尚无善无恶,无圣无奴。修身养心,心无外物。

        各种先进观点的糅杂。

        各种先进思想的碰撞。

        终于。

        三天三夜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