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闻曹(一)-第2/3页





    但是,作为关羽的孙子,关彝是不好亲自出面去找刘林谈的。所以,只能是走夫人路线了。

    “夫君的意思妾身懂了。请夫君放心,牙门将在大汉被冷藏了数十年,这个时候有机会出来做事,肯定是极为感激的。妾身和妹妹这就前去牙门将府,定让那刘林概然应命!”

    “如此,就有劳两位夫人了。”

    看着自己的两个老婆回到房间开始安排下人准备出行的事项,关彝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又迅速的投入了新的工作。

    “仲乐,你那边的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

    蜀汉的情报头子吕雅这段时间也是累得不轻,东西南北来回往返了很多次:“回禀大司马,伪魏那几位良将的家人什么的倒是问题不大。属下刚刚收到的消息,离我大汉最近的晋阳那边,我司闻曹的人员已经接到了张虎的夫人。另外,张雄、乐肇、徐霸等人的家眷所在离我大汉稍微远了一点。但有晋国的进奏曹相助,应该问题也不大。”

    “嗯,这几个人的家眷确实是没什么大碍的。那贾公闾既然想借此给杨家一个教训,在这方面肯定是要配合我们的。我的意思是,邺城那边进展如何?”

    是的,对于贾充这种心狠手辣的政客来说,既然打定主意要给外戚杨家一个教训。那么除了把五子良将的后人有意识的放走之外,还要配合蜀汉和东吴的情报机构把这些人的家眷也放走。但是这种配合也仅限于此了。人家贾充可是把曹魏的皇帝都杀了一个的,贾家和司马家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为了给政敌使绊子配合一下敌人是可以的,但这里有个底线:曹魏绝对不能复兴!否则贾家定然死无葬身之地!

    那么,曹魏如何才能不会复兴呢?最基本的一条:这天下谁都知道,从高平陵政变之后,曹家的宗亲基本都被集中在邺城关押,就算是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但陈留王本人还是居住在邺城的。所以,只要曹魏的宗族没有从邺城跑出来。张虎等人就是在上庸三郡闹翻天都没事!

    因此,贾充对蜀汉司闻曹、东吴典校搬运五子良将后人家属的事情是睁一眼闭一眼,甚至还很配合。但是对两家情报机构转运曹操后人的事情,那绝对是严防死守,决不许出现半点纰漏。

    可是站在关彝的角度来说,为了给强大的晋国增添足够的麻烦。这曹家能够扬旗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曹家要扬旗,你得找一个曹家的后人啊!

    有人说,这个时代又没有照片,你随便叫个人出来说他是曹操的几世孙不就行了么?

    这个还真的不行。一方面,站在蜀汉的角度来说,汉室正统既是一块招牌,也是一个极大的政治负担。在一统天下之前,蜀汉官方是绝对不能做出承认曹魏政权的举动来的。对于未来上庸三郡出现的曹魏力量,蜀汉政权也只能装作看不到而绝对不能公开支持,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做出自己找一个姓曹的来扶持这样的事情来。另一方面,对于曹魏的残余势力来说,他们也绝不会接受蜀汉随便找个姓曹的来担任他们的君主。

    所以,蜀汉方面必须要偷偷的从邺城弄出一个姓曹的来,而且这个姓曹的以前地位还不能太低!一方面在血缘上不能和曹操隔得太远,比如曹德的后代就绝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姓曹的,至少张虎、张雄两个老头子要认识!

    这个难度就实在是太大了。

    “你们选定了目标没有?”

    “已经选定了三个目标。”

    “哪三个?”

    “第一个人选,伪魏楚王曹彪之子曹嘉。选择此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曹彪早年和王凌一起密谋反抗司马懿,事败后王凌被夷灭三族,曹彪被赐死。因为曹彪死得很早,所以曹嘉一系当时是被迁居到平原而不是邺城。相对来说,要把曹嘉带回来要容易一些。麻烦的则是此人和昔年的刘晔是一个类型的人,完全忘记了自己姓什么……”

    好吧,刘晔明明在血缘上比刘备还靠近汉室皇帝。但就是一个劲的跪舔曹家。在曹丕篡汉的进程中上蹿下跳得一个欢腾。而这个曹嘉呢,明明和司马家有杀父之仇,却积极配合司马家篡魏,也是个没脸没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