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晋国(三)-第2/2页





    ……

    随着晋国、蜀汉等国的使者来回奔走,汉晋吴三国之间,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关彝和孙皓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强的决心去处理本国内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问题。而司马炎也终于有了时间收拾他老爹留下的烂摊子了——不,是他自己搞出来的烂摊子。

    这个晋帝国,毫无疑问综合实力是三国之中最强的。但也是问题最多的。

    说他是一个新生的帝国没错,毕竟立国才一个多月嘛。但说他是一个老旧、**,浑身上下散发着裹尸布臭味的僵尸也没错。因为魏晋禅代,虽然这个过程中司马家夷灭了不少人的三族。但这点人头数,比起一个王朝革新需要的祭品来说,还是太少了。

    他近乎全盘接受了曹魏所有的世家大族,又因为篡位的需要,不得已放纵一部分世家,同时新培植一部分世家。还把自己的亲戚们都放纵得没有了约束。所以,当265年的10月,庞大的国土上所有秋粮全部入库,各种赋税清点完毕后。尚书令裴秀给了司马炎一份极其悲惨的数据。

    “陛下,泰始元年的秋收已经结束了。本次秋收,朝廷累计收入粮食两千五百二十万石,钱一百五十八亿。”

    听起来好像很多是不是?这点收入都是当年蜀汉费祎主政时期的十倍有余了。可惜,晋帝国家大业大,收入多,支出也多。

    “在扣除了各种俸禄、支出,计算了各种损耗以后。实际入库的是粮食六百三十万石,钱三十五亿。加上去年的盈余,目前国库内一共是一千一百六十万石粮食,钱八十三亿。”

    “这,尚书令,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这么点?”

    “陛下,主要是因为今年国朝新立,要给予群臣大量封赏。”

    其实裴秀有些话没有说:三十多个王爷新封啊,将近五十个郡公啊,此外还有郡侯这种怪胎的存在……这支出简直嗨上天了!

    司马炎不是笨蛋,当然听懂了裴秀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我大晋现在民册上的户口有多少?田地有多少?”

    “我大晋泰始元年民册上的户口是四百二十万,在籍田地是一亿两千贰佰万亩。平均每人有田三十亩。不过陛下,今年主要是各亲王、郡王才刚刚建国。所以他们封地上的民户今年仍然属于国家。其产出也属于国家。明年,估计就没有这么多了。”

    “啊?那尚书令,你给朕算算。明年我们大概会有多少收入?”

    “按照现有亲王、郡王、郡公、郡侯所有封地均不纳税来计算。明年向朝廷缴纳赋税的人口将降低到三百三十五万,在籍田地将降低到九千万亩左右。这收入嘛,大概只有一千八百万石粮食和一百亿钱左右。而明年我们将开始给新封的亲王、郡王、郡公等发放俸禄。所以,明年,估计朝廷的盈余不会超过三百万石粮食和十五亿。”

    “这,这不对啊!季彦。朕虽然新封了不少王爵、公爵、侯爵,但是朕也把曹魏以前封赏的所有县侯、乡侯、亭侯什么的封地全部收回了啊。这一进一出怎么相差这么多?”

    这有什么奇怪的?人家曹魏的一个县侯,起封的时候也就是一千户,大约三四千人。就算后来累计加封,了不起一个万户侯呗。可是你封的亲王是个啥概念?三万户啊,五万户啊,嘴巴一张就十来万人没了!这个家照你这么当,要不了几年就全败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