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鲜的血液(一)-第2/2页





    因此,虽然初为人父,内心满满的都是那襁褓中的孩子。但他仍然得收拾心情,来接见投贴者。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在两天前和益州派彻底摆明了立场后,这投贴的三百多人中,估计会跑一大半。但当关家的门房重新去门外的凉亭统计了一番后,他还是觉得很不爽:现在在门口等着接见的,只有二十七人了!

    “罢了,只要有人,就得见。按顺序逐一召见吧。”

    “诺!”

    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关彝都在极度郁闷的心情中渡过。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一百二十分钟。他在这段时间里见了二十个人,平均每个人接见时间六分钟。

    不是他架子大不尊重人才,而是这些人都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伺候。

    你说你瘦得两侧肋骨都清晰可见,下肢肌肉都萎缩得看不见了,还敢自夸自己武力惊人,这是你自己瞎呢还是我瞎呢?好吧,你说你饿了很久,若是能吃饱饭几个月,一定会再振雄风……滚!连基本招式都不知道的家伙还想在大爷家里混几个月饱饭?!

    你说你没读过《管子》也就罢了,连《论语》都只知道两三句,也敢说自己满腹经纶?好吧,这时代纸张没有普及,书籍传播不便,你没读多少书我也不怪你。可叫你拿毛笔写几个字,你居然写得歪歪扭扭,你也好意思自称自己是文人?!

    以上这些,都是没有接受到真正的教育或训练,纯粹是想碰运气,混入豪门混饭吃的渣渣……

    也不是没有才华的。但关键是态度不正确。丫的一上来就是“敢问君候,大汉国小民贫,如何能对伪魏反复攻伐”的论调——这根本就不是来投靠的,而是借着这样的机会来游说或者说教训他的!

    如此一个多时辰搞下来,关彝彻底没了脾气。他算是明白了,从他摆明立场表示和益州派(反战派)尿不到一个壶里后,益州派就已经让本土人才库对他进行了封杀——原先的三百多人里,绝大部分都是益州本地士子,这一部分人在了解到他支持北伐的政治主张后,集体对他进行了抵制。

    “罢了罢了,还有七个人是不是,叫他们一起进来!”

    很不合规矩的面试方法,门房稍微迟疑了一下,但看见自家家主很不爽的表情,还是低头执行了。

    “本官就是涪陵郡太守关彝,诸位都是几日前在本官府上投了拜帖的人。彝先在这里谢过诸位赏脸。接下来本官说三句话,一、本官虽然反对大将军如此频繁的北伐,但本官是坚定支持北伐的。要入我幕,就必须要支持北伐。所以,内心反对北伐的士子,可以走了。二、本官的涪陵郡,其庶务由光禄大夫的得意弟子陈寿陈承祚具体负责,若是以政务擅长为由在本官这里求仕,请诸位扪心自问比之陈承祚如何?若不及陈承祚十分之一,也可以走了。三、本官既然支持北伐,迟早也会亲上北伐前线。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若是对自己的武艺没有信心,或者因种种原因不能慷慨赴死的,也可以走了!本官不为己甚,诸位在这里也等得辛苦。所以待会本官要外出更衣,这个时候要走的,请去门房那里取一百钱作为茶水之资。本官更衣回来后,还留在这里的,我们再好好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