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统(二)(为书友逐日2005加更!)-第2/3页





    听完简单的汇报,关彝转过身:“陛下还有什么疑问?”

    刘谌仔细的想了想:“大司农,孤,呃,朕有一问。若是这壮丁们都上战场了,那农耕什么的肯定会受损。这受损率大概是多少?会不会出现劳力不足,不但不足以给朝廷缴纳赋税,而且还要朝廷倒从府库里拿出东西赈济的可能?”

    “陛下关爱百姓,万民之福也。”拍了刘谌一记马屁后,糜照躬身道:“陛下,由于这些年朝廷花了大力气修建各类水利设施并且推广各类新物种,因此益雍凉三州的亩产是在不断增加的,便是遇到旱灾,也能有所收获。而且由于畜力的充分,很多田地,就算是女人和未成年的男子耕种,其产出也不会少太多大司农府最近做了一个测算,若是执行三丁抽一的国策,那么第一年,全国的亩产大约能维持在今年的九成左右。第二年八成半,第三年七成以上。不过,相比于农业,工匠的培养反而更耗费时间,所以,抽调壮丁过多,对各类工坊的产量影响更大总之,若是战事只是持续三年,国家尚可承受。若是战事超过三年,国家的殖货便会严重下降,而且恢复起来会更难。”

    “嗯,难怪大司马把这次战事的时间定在三年以内。朕明白了。留府长史,朕还有一问。我大汉现在的妇女,很多平时都在家中进行丝织品、毛织品的生产。大量男子出去打仗,这女子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耕种田地。所以,丝织品、毛织品的减产是可以预见的。这丝织品减产倒也罢了,反正这东西除了达官贵人外就是外销西域。可这毛织品减产了,就对草原诸部的羊毛需求明显减少。我大汉花了好多年才让草原诸部的马、牛比例下降,羊的比例上升。但这么一来,草原诸部的生计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因此造成雍凉不稳?”

    “陛下能够想到这一层,可谓明见万里矣!不过陛下,我们汉家儿郎出去打仗了,草原诸部的男女要么跟着我们去打仗,要么就是在帮我们搬运粮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要给钱的!所以,草原诸部的生计非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因此受益。再说了,雍凉两州,最大的两个部族,秃发鲜卑和南安羌都已经覆灭,其他的诸部其力量都还很弱小。因此,在生计没有严重受损的时候,草原诸部造反的可能性极小。”

    “善,如此,朕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刘谌结束了发问后,大家就算是基本统一意见了。

    “善,诸位,国策已定,接下来就是具体工作了。第一,随军长史衙门负责在今年的秋收全部结束后开始征兵,兵额为十八万。其中汉民的数量应该在十五万以下。但为了保证国家军队的汉民比例,所以也至少应该在十二万以上。十万民夫,应该尽可能的抽调异族的壮丁甚至妇孺。新兵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入营,民夫要建好档案,只要大军一动,随时能够出发!”

    “霍在领命!”

    “第二,新兵的训练。此事,就请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负责了。本官需要你们在半年内把新招收的十八万新军至少能操练出个基本的样子来。保证他们跟着老兵上战场的时候不会动作失常。”

    “姜维、张翼、罗宪领命!”

    “第三,清点目前全国的各类公共工程,完成度在九成以上的,全力加速完成。剩下的,全部终止。各类参加建设的民夫,优先列入征兵对象。此事,留府长史衙门负责。”

    “简单领命!”

    “第四,准备支应各类钱粮,并事先在华阴、冯翊、五原等地完成水泥、兵器甲仗、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储备。此事,大司农府负责。”

    “糜照领命!”

    “至于派出人手,勾连晋国国内的世家、异族,并且发动情报遮蔽和战略欺骗什么的,待会由本官通知司闻曹开始发动诸君,今日之事,事关重大,万万不可走漏一丁点消息。虽说我们一旦开始征兵,晋国必然被惊动。但我们的战略主攻方向,是一定要尽力隐藏下来的。司闻曹也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引导对方往潼关方向去想。”

    “请大司马放心,今日之事,决然不会外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