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扭头向东顾-第2/2页





    巴蜀之地,休养生息了八年,当地的百姓早已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并正在变得越来越富庶。

    南中,汉稻和汉豆已经解决了当地的温饱。各种矿业方兴未艾。而且由于中央政府已经有多年没有往这里高强度的抽血。这里的元气已经恢复。

    雍凉,水利设施修筑完善,三年大旱已经安然渡过。当地异族也得到了生发机会。无论汉、羌、鲜卑……各族百姓民生都已有效改善。

    交州,虽说刚刚纳入,但是以今日季汉之强大,要想把这里发展起来。也是轻而易举。

    这个国家的吏治虽然距离穿越者的理想状态还有极长的距离。但是毫无疑问,其治政水准和官吏的清廉程度,已经远超晋吴两国。这个国家的朝堂之内,虽然还有着这样那样的派系,彼此的争斗间或有之。但是以关彝为核心的复兴社,已经实现了国内政治力量的最大团结。换而言之,他的政治生态是三国之中最好的!

    不惟如此,教育、医学、科技、文化,都在不约而同的迅速进步。整个国家的勃兴之姿,任是谁都看得分明。官员们普遍对国家有了自豪感,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效命的国家定鼎天下。百姓们也都对国家有了认同感,愿意为这个国家出力!

    所以,此时开始筹备东征,正其时也!

    而且,东征这个事情,非止可行。也极有必要。

    说他必要,一方面当然是姜维今年已经六十九岁了。在这样缺医少药的一个时代,不知道老头子还能活多久。虽然老头子有着诸如大胜之后容易骄傲,用兵极为胆大冒险等诸多毛病。但必须承认,老头子是这个时代最强的战术指挥官,没有之一。在的时候发动东征,只要姜维及其原机动兵团的老将们还能身体健康的出征。关彝身上的担子要轻松许多。

    另一方面,罗马、波斯等国大型使团的到来。虽然开拓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视野。但他们带来的新思想却一下子涌入太多。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这个时代的精英们出现了短暂的思想混乱。越是在这个时候,国家越要找一件事情,把全国的精力都集中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缓冲新思想给国家带来的冲击,最后方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真正的西学中用。而要集中全国上下的精力,还有什么比战争更有效吗?

    所以,东征,可行!必行!

    “甚善,诸位,你们的发言,给我极大的信心。这样吧,我和大将军约好了,三日后开始巡查全国各地。预计时间五到六个月。今年秋收结束前后返回长安。在这段时间里,你们不跟我出行的,就可以先把工作做起来了。伯耀这边,要计算钱粮。改之这边,要把舆论风口慢慢转向。国威你呢,可以开始做扩军的方案了。”

    “喏,我等谨受命。”

    “诸位,这一次东征,我和大将军的目标是一致的。力争一口气灭掉晋国,晋若亡,则吴必不能独存……说起来,从黄巾之乱,国家不能有效掌控地方开始。这个乱世已经持续了将近一百年。近百年了,无数英雄豪杰为了终结这个乱世殚精竭虑。我等何其有幸,将会让这个乱世在我们的手中得以终结!”

    “我等得幸跟随大司马,必将尽力协助大司马,终结这一乱世。”手机用户看蜀汉的复兴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2745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